1423 见好就收吧

    1423 见好就收吧 (第2/3页)

蹴而就,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是请你认清现实,现在的爱尔兰没有独立的可能,遵守《英爱条约》是最理智的选择,也最符合爱尔兰自由邦的利益。”罗克实在忍无可忍,还是威廉·金说得对,如果谁都无法说服对方,那干脆再来一次英爱战争,谁赢谁说了算。

    “尼亚萨兰勋爵,这是我们爱尔兰自由邦和英国政府之间的问题,和你们南部非洲没有关系。”瓦莱拉看似强硬,实际上外强中干。

    罗克对于大英帝国的价值,绝对不仅仅是一个尼亚萨兰侯爵而已。

    爱尔兰人上一次希望刺杀罗克制造个大新闻,结果被罗克连消带打,吃了个大苦头。

    事后英国国会有议员提议,应该让罗克担任爱尔兰事务官。

    这个提议虽然有点无厘头,也能充分证明罗克的威慑力。

    罗克和被爱尔兰人暗杀的前英国远征军参谋长亨利·威尔逊不同,亨利·威尔逊的权力是英国政府赋予的,脱离英国政府这个整体,亨利·威尔逊什么都不是。

    罗克的政治权力先不说,个人实力强横无比,即便不动用公权力,罗克也有的是办法对付爱尔兰人。

    说到暗杀偷袭,爱尔兰人和布拉德办公室还是有差距的。

    “怎么可能没有呢,你们和伦敦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整个英联邦,我们已经在这里听你们吵了半个月,不要引起公愤。”斯坦利·布鲁斯直接警告,差不多就得了,一口吃不成胖子,南部非洲都没有谋求彻底的独立,爱尔兰自由邦还早。

    “没错,到了这种程度已经够了,留在英联邦内也没什么不好——”威廉·金同样希望尽快达成协议。

    “呵呵——”瓦莱拉回以冷笑。

    这个好不好要看是谁。

    南部非洲留在英联邦是为了英联邦内的市场,加拿大留在英联邦是需要英联邦的帮助才能顶住美国人的压力,爱尔兰留在英联邦能有什么好处?

    爱尔兰大饥荒?

    说起来也正是因为“爱尔兰大饥荒”,所以爱尔兰人才坚决要独立。

    不过英国政府也不是只对爱尔兰人这么残忍,1876年至1878年,印度同样粮食歉收,英国不仅不对印度施以援手,反而加大从印度搜刮的力度,这期间印度向英国出口的小麦达到创纪录的640万吨,结果导致印度大约550万人饿死。

    另一次著名的大饥荒发生在1770年,当时的孟加拉处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统治下,这一次的饥荒导致孟加拉三分之一的人口,即约有一千万人口死亡,东印度公司承认,“每十六个灾民中就有六人饿死”,这是人类历史上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种族灭绝,和英国人相比,小胡子就是弟弟。

    有了这些例子,就能理解为什么英国衰弱之后,那么多地区争先恐后逃离英联邦,大英帝国统治世界这些年犯下的罪恶,实在是罄竹难书。

    站在大英帝国的立场上,英国政府这么做没什么不对,所以同为白人的斯坦利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