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孙传庭

     第四百三十九章 孙传庭 (第2/3页)

该没有问题。”

    周清荔就是因为知道这些才表现的平静,想了想,看着周正认真的说道:“我倒是不担心东江镇,我担心的是朝廷。满桂,赵率教摇摇欲坠,你与他们关系密切,怕是一些人很快就会调转矛头,你要是再立功,祸事不远了。”

    周正镇定自若,道:“目前我还能应付,如果真的危险,我会想其他办法,再不济,就辞官,明哲保身。”

    周清荔见周正还清醒,点点头,刚要说话,忽然又调转话题,道:“昨天毕尚书给我来信,说是给你举荐一个人,或许能帮你,过一阵子就应该到了,你先别急着走。”

    周正一怔,毕自严给他推荐人才?

    周清荔看着周正的表情,笑着道:“你现在是登莱巡抚,有人给你荐才,不奇怪的。何况毕尚书一直很看好你。”

    周正对他的身份转变还有些不太适应,有些好奇的问道:“是什么人?”

    周清荔想了想,道:“信上没有多说,好像是万历年间的进士,在户部任过职,后来为阉党所忌,辞官归乡,算起来,有十多年闲置在家了。”

    明朝这样的官员特别的多,动辄就辞官,罢官在家多少年,而后复起。这样复起的人,要么是大才,要么就是大奸!

    周正不知道毕自严推荐给他的谁,而后问道:“爹,那我给他安排什么职位?”

    巡抚,与内阁存在十分相似,是一种特殊的位置。内阁是由皇帝的顾问发展而来,在朝廷里形成了正式的位置,但在制度上,却从来没有真正的确立过。严格来说,内阁的存在一直是皇帝的‘私人秘书’,却又是实际的宰辅。

    巡抚也是一样,起初明朝是没有巡抚这个官职的,只不过是地方三司制衡,往往推诿难以成事,所以需要朝廷派巡抚定夺。巡抚也从起初的临时委派,渐渐的常态化。但如内阁一样,巡抚并不在朝廷的制度序列中,并不是的地方官,也不是正式官职,而是京官,挂的往往是都察院的‘佥都御史’或者‘右副都御使’衔,俗称的‘巡抚某处都御史’。

    巡抚原本是动词,久而久之变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