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小内阁

     第五百七十章 小内阁 (第2/3页)

了眼李日宣,道:“元辅,这个总理衙门,应该置于内阁之下,凡是要向内阁奏报,得到允许才能施行,不能妄为方可。”

    周延儒抬头看向孙传庭,高弘图。

    孙传庭稍一顿,道:“这个是自然。征西伯曾与我们说过,内阁只是个班房,大学士也非官衔,应该找个机会,对我大明体制进行修正,确立,不能这样含混下去。”

    明朝的体制是太祖朱元璋所立,其最根本的思想就是‘制衡’,不止中央废除了丞相,各个衙门内外制衡,在地方上也有三司相互牵制。

    这种制衡缺少了‘决断’,不断的将权力集中向上,诸多难处很快就显现出来。首先就是皇帝不胜繁巨,搞出了秘书性质的大学士顾问,以至于发展成‘内阁’,而地方上,三司制衡,推诿,无法断事,则出现了巡抚,总督,渐渐从临时委派变成了常设。

    但‘大学士’,不是官阶,首辅、阁老也是一种‘敬称’;巡抚,总督并不是地方官,而是朝廷委派的京官。

    所以,这些终归不在‘法统’之内,只是一种‘约定成俗’。

    周延儒听着孙传庭的话,猛的警觉,道:“周征云要修改祖制?”

    孙传庭微笑,道:“并非修改,只是修正。比如确立内阁的地位,将巡抚,总督划归地方官,常设,对各部错综复杂的职权进行梳理,统一,合并,以减少龌龊,人浮于事……”

    孙传庭说的有理有据,按理说也应该如此,但周延儒对周正已经产生了最大的警觉,哪里敢放松,道:“这件事,必须要有我的首肯!”

    孙传庭再次抬起手,道:“这是大事,自然需要元辅点头,百官共议,还须皇上下诏,方可施行。”

    周延儒自觉扳回了一点,还能控制,稍稍宽心,道:“你们要我做什么?”

    孙传庭上前一步,道:“元辅,当前,一个是请元辅说服皇上,对这次的‘行刺’下旨,三司以及各衙门好做事。第二,就是我们会尽快组建‘革新事务总理衙门’,涉及的六部九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