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先秦圣贤,不做学生好多年。

    第416章 先秦圣贤,不做学生好多年。 (第2/3页)

活的秦至庸喊道:“小师弟,老师让你回学宫。”

    秦至庸抬起头来,摘下草帽,一脸平静地说道:“两位师兄,老师找我可有什么事情?”

    做农活的时候,秦至庸的心灵,总是能在平静中带着一丝喜悦。这种喜悦的情绪,不但养身、养心,还能养神。

    通过在田间的劳动,到了秋天就能有收获。喜悦情绪就像是水满自溢一样,让秦至庸的身心都泡在甜蜜之中。

    他口中分泌出来的唾液,就像蜂蜜那般甜蜜。

    李斯说道:“不知。老师只是让我们来喊你回去。你见到老师,就能知道是什么事情了。”

    秦至庸扛起锄头,说道:“那就走吧。正好我的肚子有些饿了,需要回去吃饭。”

    韩非说道:“小师弟……以你的本事,只要想出仕……必定……能得到齐王的重用。”

    韩非有点口吃,说话断断续续。

    之前韩非和秦至庸讨论过法家的思想,秦至庸的言论比他这个喜欢法家学问的人,还要大胆。可是秦至庸对“法”的理解,几乎是到了前无古人的层面。

    秦至庸笑着说道:“师兄,老师的学问我并没有学完,目前我还不打算出仕。更何况,就算要出仕,我也不会在齐国。”

    韩非惊讶道:“小师弟不想留在齐国?那你……想要去哪一个诸侯国?楚国还是赵国?”

    秦至庸说道:“有机会,我打算去秦国。”

    韩非问道:“为何?”

    秦至庸说道:“因为秦国更有前途。我更看好秦国!”

    齐国的风气很不好,权贵和君主没有丝毫的进取之心。齐国有稷下学宫这样的学府,可召集天下英才为己用。有了人才,就有了一切,按理说,齐国是最有机会一统华夏。

    而此时的秦国有什么?

    秦国的人才没有齐国多,可是秦国的数代君主励精图治,到了秦王异人这一代,秦国的根基就算是打好了。嬴政登基以后,就能一统华夏。只不过嬴政还是个孩子,目前还在赵国沦为质子。

    回到稷下学宫。

    秦至庸遇见了邹衍正在讲学,推广阴阳五行学说。

    秦至庸见到了“剑圣”曹秋道正在给弟子们示范剑术。

    放下锄头,洗了手,秦至庸就去拜见老师荀子。

    荀子握笔正在竹简上专心书写。

    荀子头发花白,脸上没有多少皱纹,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