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自生火铳

    第七十七章 自生火铳 (第2/3页)

火枪,并且将制造方法记载在他所编写的《军器图说》中。不过当时已经是崇祯八年,整个北方被流寇闹得不成样子,再加上东北的满清也在闹,朝廷实在没有钱为军队大批换装这种利器,所以这种自生火铳一直存在于设计图纸上。

    大明灭亡后,满清占据中国,满清统治者害怕人口庞大的汉族重新掌握这种利器,所以将《军器图说》焚毁,到道光年间开放书禁,才再版出书。不过当时中国已经落后西方太多,根本不是一件两件先进武器就能追赶上的。

    马铖听刘本忠这么说大喜,没想到明朝这帮书呆子也不都狗屁不是,万历年间有一个赵士祯发明了鲁密铳,这还有一个毕懋康发明燧发枪,不知道这个老毕还在不在。

    “这个老毕现在何处?”

    刘本忠听马铖这么说赶紧回答道:“毕侍郎在崇祯十年已经辞官回乡,不知道还在不在人世。”

    好,如果活着就太好了。马铖回头对常芳说道:“常芳,这是你们兵部的退休干部,你回去帮本大人打听一下,老毕是不是还活着!”

    常芳不知道退休干部是什么意思,不过马铖说了他也不敢反驳,只好点头答应。

    马铖到现在为止已经将兵器局参观了大半,虽然其他一些木工车间等次要地方没去,不过马铖已经对明朝的兵器制造业有了一个基本的观感,那就是纯手工。虽然在有些地方能用到简单的机床,但是基本的动力源还是人工。马铖看到这胸有成竹,不用怎么改进工艺,只要将动力源换成更加强劲的蒸汽机,马上火枪生产就能上一个新台阶。

    最后马铖从刘本忠这里又要了几十个工匠,这些人都是他要带回去做实验的,等简化工艺后,在全盘接手兵器局。

    马铖在回城的路上去了趟自己的白糖工坊,这里经过这半个月的建设已经可以生产白糖了。在凤阳生产的那一千多斤白糖都已经卖了出去,市场反响很不错,很多商家都预定了下一批的白糖。

    马铖在这里看了看,将从兵器局要来的工匠都交给马顺,让他协助这些工匠在白糖工坊在建一个铁厂。马铖已经想好了,不管什么都是要充足的原材料供应。蒸汽机最为重要的气缸就要大量的钢铁,还有一点经过马铖询问,明代炼铁竟然不能将铁练成铁水,只能炼成浆糊状,所以才有炒钢法的诞生。

    马铖让这些铁匠先建一个铁厂,自己再看看有没有改进空间,钢铁产量至关重要,如果钢铁不能保证,马铖的工业化完全是痴人说梦。

    明代在洪武初年就能达到年产一千八百万斤的铁,这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第一的。不过明代铁产量虽然第一,但是一些高精端材料就不如西方了。

    明代的钢铁冶炼流程,已经到了规模化、量产化、生熟铁连续生产的地步。这是把炼铁炉与炒铁炉串联在一起,让由炼铁炉炼出的生铁液流入炒铁炉,用柳木棍搅拌,使生铁液中的碳氧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