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下马威

    第一百零七章 下马威 (第1/3页)

    点兵聚将,是检验一个军队是否合格最直接的手段。明代初期军法严酷,有聚将三通鼓不到斩首的军法。但是明代末期朝廷腐败军法废弛,这种军法形同虚设,除了边军中还保留这种军法外,内地的部队早已经放弃这种军法多年。

    第一任大校场提督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当年他定下的规矩是每五日一聚将,十日一会操,但是到崇祯年间这项规定已经停止了上百年。上一任提督刘肇基也只是走个形式,每半个月和手下的总兵、参将们见见面,大家喝喝酒聊聊天,意思一下而已。

    现在朱同听新任提督马铖要聚将,赶紧在边上低声提醒道:“军门大人,咱们已经一百多年没聚将了,手下很多兄弟都在城里居住,这一时半刻怕是来不及啊!”

    刚才马铖给人的印象很和善,所以朱同才敢大着胆子说这话,但是没想到马铖一转脸沉声说道:“怎么?当年文正公定下的规矩被废止了吗?有兵部的行文或者陛下的圣旨吗?”

    马铖这么说纯粹是没事找事,兵部那里能下这种行文,朱同听马铖这么说赶紧解释:“军门大人,上任提督刘大人。。。”朱同的意思是说人家刘肇基都没搞过聚将,你马铖逞什么能。

    马铖没等朱同说完,打断他说道:“我不管,现在老子是提督,老子说要聚将,朱同你不同意吗?”

    朱同听马铖这么说那敢反对,马铖可是钦命提督,在军中不遵将令可够砍头的,朱同没办法只好组织手下提督镇标准备聚将。

    提督在明代军队中已经是最高的武将了,军中用来通信的大鼓一共八面,仅次于亲王出征的十面。这八面大鼓都是用整张生牛皮蒙制,每面鼓要六个鼓手才能敲响,震天的鼓声可以传到五里开外。

    这几面大鼓还是成化年间制成,估计近一百年根本没用过,上面落满了灰尘。看到这样子朱同赶紧命人取来抹布将鼓面上的灰尘擦掉。

    这一擦才发现,八面牛皮大鼓有两面鼓面已经破损,不知是天气干燥还是虫吃鼠咬,反正是不能使用了。

    朱同看到站在一边的马铖神色越来越不好,赶紧命人将剩下的六面大鼓收拾完毕,然后开始擂鼓聚将。

    牛皮大鼓的声音震耳欲聋,马铖站在边上感觉自己心脏都要跳出来了,所以马铖带着手下亲兵走进提督衙门,在白虎堂正中的座椅坐下来等待。

    一通鼓声是五分钟,三通鼓就是十五分钟,也就是十五分钟不来马铖这里报道,那马铖就有理由收拾这帮将领,这也是马铖准备利用手中权利要给这帮懈怠的家伙一个下马威。

    第一通鼓毕二通鼓响的时候,张国柱等人都已经赶到,这帮家伙有马铖的提前通知,所以已经有了准备,这才能在短时间内赶来。

    第二通鼓毕第三通鼓响的时候,大校场周围几个营的参将游击赶来了,这帮家伙虽然衣衫不整,但是毕竟在规定时间赶来,也算是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