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割袍断义

    第一百三十二章 割袍断义 (第1/3页)

    大悲案是南渡三案中的第一案,这件大案后世有很多人研究过,基本上断定是个偶然事件,无非就是一个骗子想要借着朝廷动荡的时候捞些好处。

    大悲案发生的时候阮大铖原本想要借着这件事搞死东林党,可是马士英却在最后阶段退让了。道理很简单,马士英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朝中东林党的主要干将张慎言、高弘图等人都已经致仕,但是东林党在朝中还有绝大的势力,现在也根本没到将东林党连根铲除的时机。

    所以马士英思前想后才决定放东林党一马,同时上书皇帝准备结案。在崇祯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将大悲和尚斩首,也算暂时平息了朝廷的动荡。

    但是马士英将这件事想的太简单了,也将东林党这帮搅屎棍的道德水平想的太高。马士英满以为自己将阮大铖压下,已经示好东林党,这样就可以弥补朝廷两派的裂痕。但是马士英忘了政治*斗争就是你死我活,你免了东林党的死罪,以为示好于东林党,但是人家东林党那边可不这么想。

    左都御史刘宗周、江南巡抚祁彪佳、刑部尚书解学龙等东林党人,经过大悲案这件事,已经发现和阉党没有半点缓和的可能,这次大悲案虽然马士英放了他们一马,但是以后呢?如果再出了什么案子怎么办?

    所以经过大家的商量,决定不在对阉党忍耐下去,决定发起致命一击,联系外藩武将来南京清君侧。你马士英不是勾结江北四镇吗?你真以为我们没人了?不要忘了我们东林党还有一个最强外援,那就是左良玉。

    左良玉在崇祯十五年被李自成在河南击败后,就带着残兵败将盘踞在湖广武昌一带,经过抓壮丁发展实力,现在左良玉已经有了八十万大军,对外号称一百万。

    这一支庞大的武装力量盘踞在长江中上游,时刻对南京的马士英保持威胁,现在东林党和阉党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所以东林诸人决定动用这支决定力量。

    东林诸人商量来商量去,去和左良玉联系的人选最后定为侯方域。侯方域的老子侯恂当年是左良玉的恩公,这件事有侯方域出面最好。可是现在侯方域因为得罪阮大铖避难去了扬州,投靠史可法去了,并不在南京,所以由刘宗周写信,让侯方域去武昌与左良玉商谈。

    朝中政局风云激荡,可是忙得脚打后脑勺的马铖半点不知道,在京师大学堂开课的当天,军情司的卢嗣业来找到他,左懋第的家眷就要送往北京了。

    在当时和马士英商量完死间这件事后,马铖就将安插间谍、培养信使这件事交给了卢嗣业负责。

    现在因为弘光新立,东厂已经被皇帝下旨废除,就连锦衣卫的职权也大为缩水。所以卢嗣业有钱有资源,在有东厂出身的叔叔卢九德帮助,很快就将初步的情报网组建起来,虽然不能为马铖传来什么重要情报,但是北京满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