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高杰之死

    第一百三十六章 高杰之死 (第1/3页)

    马士英听马铖这么说很对,沉吟片刻说道:“铖儿你说的很有道理,这样可好?为父马上命驻守滁州的黄得功移驻铜陵,黄得功所部骁勇善战,必定可以抵御左良玉。”

    马铖听马士英这么说大急,这不又走了历史的老路吗?原本作为南京屏障的黄得功调走,那南京西面怎么办?难道依靠不靠谱的刘良佐?

    “爹,黄得功绝对不能调动,如果多铎夺取了潼关消灭李自成,必定从洛阳走凤阳进攻南都,到时候凤阳一带只剩刘良佐,他难以抵御多铎啊!”

    马士英看儿子非要去河南,气的骂道:“铖儿,不要觉着自己带了几天兵就可以横行天下,刘良佐虽然战斗力不强,但是毕竟在河南与流寇作战多年,难道还不如你新招的两万多募兵吗?”

    马铖听马士英这么说心中暗道:你说还真对,刘良佐那个废物还真不如我。

    “实话跟你说吧,朝廷诸公早已经注意北方战局,十一月史宪之已经上书朝廷,准备趁着山东、河南空虚,带兵收服北方故地。这件事朝廷诸公都已经形成共识,皇帝也已经同意,只是你的职务太低不知道而已!”

    马铖听马士英这么说就是一愣,史可法要带人收复山东河南?怎这么历史书上没说呢?不对啊,这么大的事历史上不能没有记载啊,难道因为自己的关系历史出现差错?

    “爹,到底是怎么回事?您快和我说说!”马铖依仗的就是熟知历史,现在历史出现变动马铖自然十分着急。

    看到马铖着急的样子,马士英哼了一声:“哼,不要以为朝廷诸公都不如你!”

    原来左懋第北上时经过山东各府县,发现这里基本属于无政府地带,各个地方打起了各自的旗号,其中大部分还是拥护明朝正统的,所以左懋第给朝廷的建议是既然山东这里无人管理,不如派兵收复山东一带。

    左懋第的奏折还是起些作用的,虽然朝中各位大臣为了权利打生打死,但是对抵御共同威胁的满清还是能保持一致的。占领山东好处很多,在政治上可以表明南明是正统,不忘收复故地,在军事上可以扩大淮北防御圈,增加反应时间。所以在阉党和东林党共同努力下,朝廷决定对山东动手。

    这个具体实施人就是督师扬州的史可法,史可法接到朝廷的命令后马上着手准备,作为北上的主力就是兴平伯高杰。

    这是南明朝廷立国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如果这次军事行动成功,基本上满清就被局限于北京、山西一隅,而南明有很大希望翻盘。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打仗就需要花钱,朝廷准备打仗自然要用钱,所以户部为江北四镇准备了三百二十万两白银,同时为了安抚武昌的左良玉,还给他拨付了二百四十万两白银军饷。

    马铖听马士英这么说也哑口无言,这次朝廷安排的无懈可击,江北四镇最有战斗力的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