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准备

    第一百四十五章 准备 (第1/3页)

    大明弘光元年四月二十六日,晴!

    明代使用的是农历,四月份相当于后世公历的五六月份,正是一年最美好的季节。可是在这个万物勃发的季节中,南京街头却出现不合时宜的混乱。

    江北扬州被满清占领的消息传了过来,让刚刚松了一口的南京市民再次紧张起来。谁都知道匪过如梳兵过如洗,现在传说中那些杀人不眨眼的满洲兵要来了,更是让南京在次掀起了一阵逃亡潮。

    南京城里大大小小的商户纷纷关闭门庭,大包小件的准备出城往南逃,可是到了城门这里却被守门的士兵拦住,朝廷有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城。

    南京城是天子脚下,自然很多富户商人与统治阶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几个商人借着自己有关系想要上前叫开城门,可是守城士兵的棍棒让他们知道和这帮丘八讲理是不可能的。

    既然这个城门不行那就换个城门,南京城有十三个城门两个水关,其他便门还有五六个,这里不开难道其他城门也不开了?可是当这些逃亡人流换个城门才发现,整个南京城门都被严格管控,除了以前守门的巡检司以外,还增设了一些穿着盔甲的士兵,弄得这些商人人心惶惶,还以为满洲兵打到门口了。

    人群正在慌乱的时候,城门处一个百户站出来高声喊道:“各位乡亲,按照大校场提督马军门的命令,从今天开始整个南都城门关闭,没有皇帝的圣旨和内阁的行文,城门是不会开启的,请各位乡亲回家!”

    那个百户连喊了几遍,大家才知道原来城门不开了。有人问道:“这个马军门是谁?怎么这么大权力?”

    有懂行的在边上解释道:“这个马军门就是马士英的儿子马铖,听说半年前成了大校场提督,可是大校场不在城外吗?怎么跑城里来了?”

    百姓虽然有疑问,可是那敢上前与那些凶神恶煞的士兵分辨,没办法只好一个个重新回到家中,南京各处城门短时间就重新恢复了秩序。

    这条关闭城门的命令是马铖去找马士英要的,很简单,马铖已经决定在南京这里和多铎死磕到底,守城什么重要,自然是人口。南京城城里就有七八十万人口,在加上南城外的流民,一共上百万的人口,这就是马铖和多铎死磕的底气。

    马铖在得知扬州城破后就和已经在盘算下一步怎么办,摆在马铖面前的道路有两条,第一条就是逃跑,马铖带着自己手下两万多人撤退到杭州。可是到杭州怎么办?就算再退到广州,还能怎么办?不还是要和满清打一场吗?既然如此何不在南京这里就与满清死磕一场,也好过节节败退。所以马铖在短暂的思考后就定下依托南京城池,与满清决战的方略。

    南京城除了城池高大以外,在地理位置上也十分刁钻。南京北面和西面是长江,从金川门到三山门都紧邻长江,这里河网密集,满清的铁骑根本施展不开,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