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假传圣旨

    第一百四十七章 假传圣旨 (第2/3页)

    马士英对轿边的管家马贵说道:“马贵,你去问问是那部分的?谁命令让流民进城的?”

    马贵躬身出去,等了一会儿回来奏报道:“老爷,老奴问清了,他们是二少爷的部下,现在二少爷已经将部队带入城中,并将所有城门接管,严防有人借机闹事!”

    马士英听是自己儿子的队伍点了点头,看来马铖还是有些眼光的,知道现派兵进城把守交通要道。

    “马贵,你去找马铖,将皇帝的旨意交给他,然后让他今天下午回家一次,老夫有重要事情找他!”马士英说完将皇帝的圣旨交给马贵,放下轿帘回家了。

    马贵躬送马士英离开后,又从士兵那里打听到马铖的位置,然后转身去了正阳门。

    马铖这两天真是忙得焦头烂额,城外二十多万流民要进城安置,溧水县几万人要搬迁,南京城内的治安还要维护,他手下的两万多人实在是有些不够用。不过好在马士英的名头很好使,在加上管理城内治安防务的是忻城伯赵之龙,算得上马士英一党,所以城内的十二卫士兵还算听话。

    南京城在洪武初年城里城外共有四十八卫共二十多万士兵,在加上松江、扬州等地的卫所,一共有五十多万军队护卫京城的治安。不过随着永乐皇帝朱棣的迁都,逐渐将南京周围的精锐部队调往北京驻防,所以在崇祯年间南京城里城外还剩下三十六卫士兵。

    这三十六卫归马铖管理的有二十四卫,剩下的十二卫称为内卫,归城内的小校场提督管理,大小校场提督都归南京镇守辖制。

    如果按照每卫五千六百人来算,南京城里城外还应该有二十万人的规模,可实际情况是这三十六卫现在连十万人都凑不齐。就这些缺编严重的军队,还都是由五十岁以上的老头子和十五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组成。

    城外的二十四卫大部分都是农民,数量只有三万多人,就这样还有一半是女人。城里的十二卫要好些,毕竟在城内可以做一些小买卖,城内十二卫有两万多人,其中十八至三十岁的壮年只有两千人。

    马铖从王显手中接过初步的统计结果心中一阵苦笑,他对南京守城士兵的德行早有过预估,可是真面对的时候却发现还不如自己想的,按照王显的估算城里城外卫所军只能精简出一万男丁,这还是放宽年龄到六十岁的结果。

    马铖看着王显统计上来的兵丁数量都起了想放弃南京城的打算,虽然南京城池坚固,可是三万多人能怎么守?要知道南京城墙足有七十多里的周长,三万士兵排布在七十里的城墙上,一米一个士兵都保证不了。

    马铖叹了口气问道:“王显,这城没法守了,你还有什么好主意?”

    王显这个人十分严谨,听马铖问自己赶紧躬身回答道:“军门大人,下官已经有了对策,虽然士兵只有三万人,可是城内各家勋贵的家丁还有很多,如果将这些家丁集合起来还能凑个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