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劝说

    第二百五十六章 劝说 (第1/3页)

    马铖听王显说完这招借刀杀人的毒计后,心中暗赞:人家都说这帮文人臭老九心肠是黑的,现在看来果然如此,老子只会打打杀杀,人家王显一个计策将难题交给朱伦奎,果然人没文化是不行啊!

    马铖知道朱伦奎与朱常在政治上是死敌,那是绝绝对对的有你没我,有我没你!这个祁彪佳是朱常的重臣,当时还表明态度说朱伦奎是叛逆,所以只要祁彪佳不投降,那朱伦奎就必须要杀了这个老家伙。这不是什么意气用事的问题,而是政治正不正确的问题。

    弘光皇帝朱由崧,算是大明最后一个合法皇帝,这皇帝可不是谁都能当的,要先具备亲近血统(法统)、大臣拥护(民意),只有具备了这两点才能是一个合法的大明皇帝。

    可是当年朱由崧为了活命根本没有指定继承人就跑了,朱伦奎上位完全是马氏父子拥立之功,所以朱伦奎只占了民意。

    杭州的朱常正好与朱伦奎相反,朱常是明穆宗朱载的孙子,是万历皇帝的亲侄子,是朱由崧的表叔,所以按照血统来说,只要朱由崧死了,那当然不让的就是朱常来当皇帝。可是当年拥立朱由崧的大臣都在南京,这个民意就差了些意思。

    这才是朱伦奎与朱常主要矛盾,为了让自己具备合法继承皇位的名义,朱伦奎与朱常必须要消灭对方,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缓解可能。

    而这个祁彪佳是朱常的拥立者,只要祁彪佳不投降,那朱伦奎为了自己的合法性必须杀了祁彪佳,这样才能证明朱伦奎统治的合法性。马铖想到刚才祁彪佳死硬的样子,刀子临头还骂不绝口,看来根本是不可能投降的,这样自然杀名士这个黑锅就有朱伦奎来背了。

    想到这马铖笑道:“好,王先生说的很对,本督怎能杀文臣名士呢?还是将祁彪佳交给皇帝陛下处理吧!”

    听马铖这么说,王显点点头退下,出去让人将死中得活的祁彪佳打入囚车,然后押往南京,而马铖在大帐中做着借刀杀人的春秋大梦。

    吕城这里距离南京一百五十多里,就算囚车走得慢,十日也到了南京。马铖为了突出自己不杀名士,早就让人在南京城内散布消息,说潞逆的苏松总督祁彪佳被马铖抓住,但是马铖并没有杀他,而是押回京师交给皇帝处置。

    朱伦奎接到消息后一开始并没有多想,而是命人将祁彪佳押入刑部大牢,等三法司会审后再行处置。朱伦奎打的算盘也很精,祁彪佳这种谋逆之臣肯定要被定为凌迟,到时候朱伦奎就利用皇帝的身份给祁彪佳罪降一等,由凌迟改为斩首,这样朱伦奎也能得到体恤文人的美名。

    朱伦奎对这件事不在乎,马士英与阮大铖对这件事也没放在心上。现在南京之战已经结束,悬在大家头上的利剑已经没有了。威胁没有这帮士大夫臭老九马上故态重发,又开始分帮立派互相扯皮打嘴仗。

    以前朝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