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苏州

    第二百六十九章 苏州 (第3/3页)

    斗力的将领深知自己与马铖的实力不对等,所以坚守不出,发誓要依托苏州城坚固的城墙与马铖决战到底。

    苏州城墙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第一任筑城者就是那个一夜白头的伍子胥。到了隋唐时期太湖流域经济大发展,苏州城也基本上形成了八陆门八水门的格局。

    到了元朝末年,苏州是朱元璋老对手张士诚的老巢。张士诚控制着富庶的太湖流域,将苏州城墙从内到外重新整修一遍,形成周长五十多里的苏州城。张士诚败亡后,历任苏州知府对城墙多次修缮,所以现在摆在马铖面前的是南直隶仅次于南京的城墙防御体系。

    苏州城有八个陆门,分别是西面的阊、胥二门,南面的盘、蛇二门,东面的娄、匠二门,北面的齐、平二门。而马铖选定的进攻地点就是北城的平门。

    平门是苏州城最高大的城门,相传是当年伍子胥带领江东子弟平定齐国,班师回朝而走的城门。平门是北面的主城门,由两层瓮城组成,城墙高达十七八米,城外的护城河足有二十多米宽,实在不适合攻城。

    张国柱听马铖将进攻地点选在平门,不免一皱眉,站出来问道:“大帅,平门防御设施完备,十分不便于攻城,何不将进攻地点选在南面的蛇门?”

    和其他城门不同,蛇门建成于宋代,都是由夯土建成,在明代整修时才在外面加上城砖。因为建成时间久远,所以蛇门的防御设施远不及其他七个门,同时蛇门这里没什么工商业,就算毁于战火对苏州城的影响也不大。

    张国柱是站在马铖的角度考虑问题,苏州这里繁华异常,将来肯定要成为马铖的财税重地,自然不希望战火对苏州造成什么太重大的影响,所以从偏僻的蛇门进攻就成了首选。

    张国柱这么想很对,但是马铖却不能只从战术上考虑问题,他现在并不想将潞王军队全歼在苏州,而是准备将潞王军队驱赶到浙江,这样进攻浙江才有了名义。为了给方国安留一条生路,自然就不能在南面的蛇门进攻,从北门的平门进攻就成了首选。至于苏州城里死多少人,这些细枝末节就不是马铖要考虑的问题了。

    “本督已经决定,必须从平门进攻!张国柱,你明天为攻城主官,带领新军一万人,强攻平门!现在梅雨季节将至,本督给你三天时间,一定要将平门拿下!”

    张国柱只是马铖的手下,听马铖决定也不好说什么,只能躬身接令。至于三天内能不能拿下平门,张国柱并没有感觉有什么难度,因为马铖这边实力强大,除了训练有素的新军外,还有二百门火炮,上千门大小佛郎机进行火力支持。反观方国安那边就不行了,一群残兵败将那里是新军的对手?

    第二天张国柱准备完毕,带领一万新军和大小上百辆攻城车辆,来到苏州城平门外三里处,随着火炮的发射,苏州之战正式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