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出海

    第二百八十九章 出海 (第1/3页)

    |||->->与出生就是世子,一生顺风顺水的朱常淓不同,鲁王朱以海完全就是个倒霉孩子。

    万历四十六年是大明由盛转衰的关键一年,这一年里努尔哈赤在东北告天誓师,宣读了与明朝结有的七大恨讨明檄文。同时朝廷上因为廷击案闹得沸沸扬扬,谁也没注意在山东兖州,鲁王府中诞生一个王子,这就是末代鲁王朱以海。

    和潞王朱常淓不同,朱以海出生只是个庶子,鲁王这一头衔与他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朱以海成年后会被封为一个郡王,然后到山东一个小县城里渡过自己富足、但无聊的一生。

    但世事无常,在朱以海二十四岁的时候,正好赶上清军入关劫掠,兖州被清军攻破,朱以海的哥哥鲁安王朱以派自缢而亡,朱以海躲在死人堆里才逃过清军的屠杀。

    朱以派的儿子全都死在乱军中,鲁藩无人继承,所以朱以海在逃亡的路上,于崇祯十七年继承王位,成为第十一代鲁王。

    朱以海逃往到南京,这时弘光皇帝朱由崧已经即位,朱由崧对这位远方兄弟还算不错,命朱以海驻守台州。

    弘光元年,清军南下,围困南京后派出军队占领了四分之三的南直隶,同时还将浙江省的湖州、嘉兴两府也占了。

    得到南都失陷消息的浙东大小官员,在右佥都御史张国维、刑部员外郎钱肃乐等人的带领下,拥立朱以海在绍兴即位监国。

    朱以海当上监国的第一件事,就是命早已经在杭州监国的潞王朱常淓撤除监国称号,这也是没办法,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皇帝只能有一个。可是潞王的实力远在朱以海之上,在打了几仗后,朱以海不敌只能撤到老巢宁波躲避。

    就在朱以海要被潞王撵下海的时候,南京传来消息,原来南京并没有陷落,而是在马士英等人坚守下保存下来,同时还拥立了另一个皇帝,绍武帝朱伦奎。

    这下可好,小小一个南直隶挤进来三个皇帝,因为朱伦奎的威胁远大于朱以海,所以朱常淓将所有注意力全部转移到北方,这才让朱以海有了些许喘息之机。

    但是留给朱以海的时间也不多了,在九月份,杭州那边传来消息,潞王数万大军竟然一仗都没打,在周藩军队攻城前就已经溃散,看到这个消息朱以海的小心脏拔凉拔凉的,潞王都不是周藩的对手,自己只有两万多军队,更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就在朱以海一筹莫展的时候,前线终于传来一个好消息,潞王手下的大将,嘉兴伯方国安,带着几万残兵败将退到绍兴,为了对抗马铖的大军,方国安给朱以海送来一封降表,甘心投靠朱以海,共同对抗强敌马铖。

    朱以海接到方国安的降表大喜,立刻下旨封方国安为荆州公,同时派出手下另一员大将,武宁侯、定海总兵王之仁,带上仅有的两万精兵赶去绍兴,一定要将马铖的大军拦阻在绍兴以北。

    朱以海自以为安排的万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