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相濡以沫,莫如相忘于江湖

    第646章 相濡以沫,莫如相忘于江湖 (第3/3页)

事不能太急。

    徐长青思虑良久,还是决定徐徐图之。

    终于,十月初九如约到来。

    江东营驻地外的临时码头上,数以百艘的大船,就像是一片连绵的移动城堡,横亘在大江之上。

    新皇朱慈烺和周皇后等人虽是没有过来送别,史可法、马士英、钱谦益、徐弘基等人却是都到齐了。

    “侯爷,一路顺风!”

    史可法对徐长青重重一抱拳,颇有点五味杂陈。

    马士英众人也纷纷抱拳。

    徐长青一笑:“诸位,保重。”

    “侯爷,保重!”

    随着庞大的船队正式开始起航,阴云逐渐散去,码头上众人,也才是感觉轻快了不少。

    史可法笑着看向马士英众人道:“诸位同僚,大家日后,当齐心协力,处理好朝廷要务,中兴我大明那!”

    众人纷纷拱手称是,可一个个的眼神却是分外精彩。

    ……

    船队比走陆路肯定要舒服多了。

    朱媺娖此时虽是待产在即,可她早在海城时便适应了船上的节奏,又一直被精心伺候,问题并不大。

    袁才人和张宝珠这边也没问题,都是有‘跳出鸟笼’般的欣喜。

    也让徐长青有更多时间和精力,都聚集到正事上。

    此时,潼关外的局势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

    暂时看似不会爆发,可,一旦天气冷下来,或者有什么突发因素,必定爆发无疑!

    正如赵老二的名言:“卧榻之侧,岂能容他人酣睡?”

    多尔衮比谁都明白,如果他不能趁着和徐长青和平修养的这一年尽快解决李自成这边的麻烦,大清国就要陷入腹背受敌的泥沼了。

    但李自成也不是吃素的。

    接连打击之后,他们大顺国现在极为扎实,步步为营,纵然生活拮据,可各方面维持的都不错。

    这就意味着,少不了又是一场拉锯战。

    海城号,内书房内。

    徐长青翻着最新汇总过来的情报,点上了一袋烟,一时也有些感慨。

    清军此时虽是霸占了京师,京师周边三百多里地,都成了铁庄稼的势力范围,但在再外围区域,汉军旗的奴才们已经开始分地了。

    短时间这看似是看不出什么,但,至多一年半载,这种效用力便会滚雪球般的放大。

    华国人最喜欢、刻入基因的东西是什么?

    土地啊!

    反之。

    永昌皇帝李自成这边,虽也在关中搞了些分地活动,却都是极小的规模。

    主要是关中地太少了,而且连年战乱,都有点不成模样。

    最关键的,还是李自成本身,有点太过‘仁义’。

    这位李皇爷,在骨子里,太过同情劳苦大众,而不能狠下心来,先照顾好他麾下那帮老弟兄们的利益。

    正如怀孕。

    时间久了才能看出来。

    短时间范围内,大顺国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但若再有这么个一年半载的发酵,如果他们不能做出有效而强力的改变,扑街已经是必然。

    当然,如果他们运气好些,能在军事层面中占据主动,事情又当别论。

    总之,不管他们怎么斗,徐长青和整个大明,都将迎来宝贵的喘息之机!

    正思虑间,门外忽然传来王喜的敲门声,恭敬道:“大帅,济宁的事儿有消息了,已经查出来刺客的身份!”

    “嗯?拿进来!”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