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青铜镂空龙纹戈 (更新完毕)

    第六百九十三章 青铜镂空龙纹戈 (更新完毕) (第2/3页)

着一个巨大的博古架,上面密密麻麻地放满了各式各样造型的青铜器文物,一股厚重、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

    在靠窗处的位置,则放着一张工作台,上面也是乱糟糟的,各种锉刀、錾子、铜片等工具和材料横七竖八,看这副样子,丁春城似乎不久之前还在里面工作过。

    “喏,这是一件战国时期的青铜镂空龙纹戈,是皖省汝阴那边一座战国墓里出土的文物。”

    向南还在打量这间修复室,丁春城已经从一旁的柜子里取来了一个盒子,递给了向南,

    “这件青铜戈比较有趣,一般的青铜戈的后缘是平直的,或是刃状,但这件青铜戈的后缘却是镂空的龙纹。不过,因为年代久远,这间青铜戈残碎得比较严重,镂空处不少地方还缺失了,修复起来会比较困难,你要是有什么地方处理不了,可以来找我。”

    “青铜戈”是华夏青铜时代最主要的常用格斗兵器,横刃,青铜制成,装有长柄,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长柄冷兵器,也是车兵作战用的一种最常用的、最重要的格斗兵器。

    在古代战争中,青铜戈能够大范围内挥击,能勾能啄、可推可掠,具有极强的杀伤性,尤为适宜于在战车上进攻时使用。

    迄今为止,华夏出土最早的青铜戈是在豫省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直内戈。据考古学家测定,截至2007年,距今约3500年。

    戈由戈头、戈柲([bì],即手持的长柄,多为竹、木质,柲顶端捆扎戈头)和戈柲下端的鐏([zūn],戈柄下端的圆锥形金属套)组成。

    戈头一般由援、内(na)、胡、阑组成。“援”是戈的长条形锋刃部分;“内”有纳入之意,是戈尾部横向伸出的部分,呈榫([sǔn],使两块材料接合所特制的凸凹部分)状;“胡”是指由援向下转折延长的弧形部分。内和援之间的凸起部分称阑。内与胡上有穿(即孔眼),可以穿系皮条将戈头捆扎在柲上,保证戈头不至于在实战中脱落。

    “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