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零八章 我就是个劳碌命 (更新完毕)

    第一千两百零八章 我就是个劳碌命 (更新完毕) (第2/3页)

一次打来电话的,是访问团的团长赵炳天。

    向南赶紧接起电话,语气平和地说道:“赵团长,你好!”

    “向南,你现在是在汉斯先生那边,还是已经回酒店了?”

    “我已经回酒店了,就在房间里。”

    “哦,那就好。”

    赵炳天说道,“是这样的,我们现在正在布罗姆艺术博物馆,博物馆的拥有者尼森·布罗姆先生手上有一件华夏文物,不过已经残破不堪了,他想请你来帮忙修复一下。当然,他也知道你的规矩,会用价值相当的华夏文物来支付修复费用。”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当然了,这件事最多就是民间文物修复技术交流,愿不愿意的,都随你自己。”

    向南想了想,问道:“团长知道那是一件什么文物吗?”

    “王羲之的草书《平安帖》手卷宋代摹本。”

    赵炳天语气里也满是震惊,他长呼了一口气,说道,“你要是愿意来,我就让尼森先生派车到宾馆去接你,等你过来了,我们也能顺便鉴赏一下‘书圣’的帖子。”

    王羲之的草书《平安帖》手卷宋代摹本?

    向南第一反应就是震惊。

    时隔一千六百多年,王羲之直接手写的书法真迹早已经荡然无存了,哪怕是在北宋时期,也只有几件作品被视为王羲之的真迹,就比如米芾曾经得到的那幅《王略帖》。

    传世的王羲之书迹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后人勾摹的墨迹本,即从原迹上直接勾摹下来,或者从唐摹本上再勾摹下来,方法是双勾廓填或者双勾廓填兼临写。

    另外一种是石刻或者木刻的碑帖。碑帖从勾摹开始,经过上石、刊刻、捶拓,再经过装裱的过程,书法原貌往往会打了折扣。

    而现存的《快雪时晴帖》、《远宦帖》、《奉橘帖》等等,实际上都是唐代摹本。

    这件王羲之的草书《平安帖》手卷宋代摹本,被这位尼森先生如此重视,也就情有可原了,事实上,哪怕是宋代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