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大皇子的遗物

    第26章 大皇子的遗物 (第2/3页)

死不配进皇陵,我要是埋在父皇身边,你就拿个铲子,把我陵寝挖了。”

    “大皇子您看看,您没挖着我的,倒是我来动手了。”

    儿时的斗嘴最后却是她占了上风,花月乐得很,但是乐着乐着,眼前就模糊了。

    手指杵在泥里,指甲缝里都挤了脏污,她嫌弃地看着,恼道:“非在这种地方干什么,又脏又荒,什么也没有……”

    说到后头,声音没在了喉咙里,她咬牙,翻出背篓里藏着的铁弩,就着弩头将下头硬些的土给刨开。

    这坑本来就深,没挖几尺,她就当真挖着了个木头盒子,下头已经跟土凝成一块,拿不出来,她狠了狠心就将盒盖一撬。

    一个白瓷罐子,旁边放着一包黄锦,锦布一抖,掉下来几个印章和两块铭佩。

    这都是殷宁怀的信物,花月看也没看,往怀里一塞,就想接着去抱那瓷罐。

    “好生大胆的奴婢,在藏什么东西?”

    旁边一道惊雷炸响,花月手一抖,下意识地就拿土将瓷罐一盖,然后抬头。

    一个穿着雪锦的男人站在坑边居高临下地看着她,手里捏着弓箭,二话不说就拉开对准了她的眉心。

    花月一愣,慌忙道:“奴婢是将军府上的。”

    “将军府……”他目光扫向她怀里露出的黄锦边儿,眯眼,“什么东西,拿出来看看。”

    花月为难,余光往外一瞥,没看见李景允的影子。

    “磨蹭什么?再不拿,我这箭可不长眼睛。”他又拉开了半寸弓。

    花月僵硬地举起手,掏出怀里的东西放在坑边。

    黄锦历来是皇室才能用的东西,里头若裹着印鉴玉佩,那可就不得了了。这人显然也是个识货的,扫一眼就变了脸色,手里的弓箭半点没松,眼里甚至泛起了杀意。

    察觉到了不对,花月抓起那包东西就想跑,可这人实在离她太近,近得她能清楚听见弓弦弹动的声音。

    嗡——

    有羽箭破空而来,花月心里顿时只有两个大字:完了。

    梁朝人好骑射,能来打猎的都不是绣花枕头,这箭准头极佳,想躲都来不及。

    锋利的箭头在她眼前放慢,花月甚至能看见上头折出来的天空花草,远处有树影摇曳,甚至还出现了李景允的脸。

    果然是人之将死,所想皆见。

    她有点难过,甚至想伸手碰碰箭头上这人的影子。

    然而,下一瞬,旁边横空飞来一支红尾箭,“锵”地一声,箭头将她面前这支羽箭的箭身贯穿,箭木裂开,木屑一点点飞洒出来,偏离了它原本的轨迹,跟着整支箭就被带着定在了后头的杉木桩上,羽尾耷拉,偃旗息鼓。

    花月愕然,震惊地扭头,就见李景允踩着马镫,逆着光拉开了第二弓。

    冰凉的箭头上晃着日光,红色的尾羽抵着弓弦后引,那人眉目清冽地望着箭之所指,长袍烈烈,杀气横生。

    有那么一瞬间,花月恍惚觉得四周是黄土遍布的练兵场,抬眼看过去,那人依旧穿着狐袍,红缨在手。

    影子一晃,红缨化了赤羽,长箭破空,射中某个地方,换来一声闷响。

    瞳孔微缩,花月猛地回神,转头要去看,面前却突然横来一匹马。

    “你骡子呢?”他扯着缰绳挡在她面前问。

    花月抬头看他,阳光有些刺眼,只看得清这人的轮廓。她有些恍惚,心口激烈的跳动还没平复:“在……旁边捆着呢。”

    李景允摆手:“去骑上。”

    乖乖地转身找回骡子,又乖乖地回来把缰绳递到他手里,花月定了神,还想去看方才那人,却被他拽着骡子往反方向拉。

    “你都知道这地方不周全,还敢离爷这么远?”

    她觉得自己有点冤枉:“奴婢怎么知道这里的人会杀人不眨眼?”

    “猎场刀剑无眼,谁死了都不稀奇。”

    “可是……”花月抠着缰绳,忐忑地道,“您方才动的那个人,看衣着似乎颇有身份。”

    李景允斜眼看她,轻笑:“若比身份,能比得过你怀里这东西的身份?”

    脸色一僵,花月下意识地将怀里的黄锦塞了塞,可旋即她意识到自己这动作有些蠢,他既然看见了,那她就算吃进肚子里也没用。

    犹豫地将黄锦包掏出来,花月心虚地道:“奴婢想藏猎物的时候不小心挖出来的,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不知道的东西你也敢捡。”李景允接过来扫了一眼,眼里墨色一动,“胆子也真是大。”

    “黄锦包着的,多少也值些银子不是?”

    收拢东西往自己怀里放了,李景允哼笑:“有的东西值钱,有的东西值命。”

    这就不打算还给她了?花月有点急:“公子,那是奴婢发现的。”

    “想要?”他斜眼。

    “……也不是特别想要吧,但您这身份,哪里稀罕这捡来的玩意儿。”她仰头赔笑,“不如就赏给奴婢?”

    李景允勒马,她的骡子也跟着停下来,山间起风了,吹在薄薄的春衫上,还是有些凉意。

    花月心里发虚,捏着缰绳的另一端,移开目光不敢看他。

    直觉告诉她,李景允是起了疑心的,但不知道为什么,他没开口问,只停顿了片刻,就继续往前走了。

    她不敢再开口要那包东西,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到了午时,众人都就地烤肉吃,徐长逸和柳成和跑过来,拎着两只兔子朝她笑道:“殷掌事可会烤兔肉?”

    花月有心事,颇为有气无力地道:“还行。”

    “那就麻烦你了。”两人把香料和兔子往她怀里一塞,兴高采烈地就跑去后头找李景允了。

    花月叹气,拎起兔子去河边清理。

    李景允坐在一棵老树下头,捏着一枚铭佩安静地看着,他眼里有惑色,还有些隐隐的不安。

    “三爷。”徐长逸坐下来便笑,“您是不知道,东边打得那叫一个血流成河,长公主最近独宠的那个粉面男人被太子殿下的门客射伤,当即两拨人就打了起来,嚯,半分情面也没留的。”

    不着痕迹地将铭佩收了,李景允问:“你们俩就在旁边看着?”

    “那哪能啊,长公主那边好说也是给了银子的,咱们岂有袖手旁观之理?”柳成和一本正经地说着,又笑开,“咱趁乱偷了两只兔子,交给你那丫鬟了,待会儿吃个饱的。”

    李景允扫了一眼,发现花月蹲在不远处的河边挽着袖子剥兔皮,死人她看不得,死兔子倒是弄得干净利落,动作像个屠夫,身板却纤细得很,乌发如云,腰身不盈一握,浅青的腰带绕了两圈,还剩一长截拖在河边的鹅卵石上。

    与别的奴才不同,她总将背挺得很直,哪怕是要弯腰做事,这人的仪态也比旁的奴婢要好些。

    微微思忖,他转头道:“成和,我记得五年前你进宫清点了前朝宗室典籍。”

    “怎么突然想起这个了。”柳成和啃着不知哪儿摘来的果子,望着天想了想,“是清点过。”

    “那你可还记得,前朝有几个皇嗣?”

    “这还用记?”柳成和摆手,“前朝就一个大皇子,连太子之位都还没来得及坐上,就死在了咱们太子手里。”

    李景允皱眉,手指在宽大的袖口里摩挲着那铭佩,迟疑地道:“族谱上也只有他一个?”

    “是啊,就他一个。”柳成和觉得好笑,“三爷,要是前朝还有余孽,以咱们太子的性子,能睡上这么多年的安稳觉?不早把整个京华翻过来了。”

    他啃了一口果子,将汁水胡乱往袖口上一擦,含糊地道:“甭说太子了,长公主都不会闲坐着,眼下两厢斗得要死要活,若还有前朝余孽在,那咱们大梁可热闹了。”

    “这样……”李景允垂眼,眉头没松开,还是在思量。

    徐长逸好奇地看着他道:“三爷在想什么,是出了什么事不成?”

    “没有。”李景允道,“我就是想起野味居那一场闹剧,你们说若是没有前朝的皇嗣遗留,这群人冒着丢命也要来刺杀东宫,是图个什么?”

    “图个报仇雪恨呗,毕竟咱们殿下当年屠尽了他们皇室,也没对大魏的百姓手下留情。”说到这里,徐长逸有点唏嘘,“这将来也不会是个明君呐。”

    “你瞎说什么!”柳成和急斥他一声,左右看看,怒道,“想死也别拉上我和三爷。”

    徐长逸心虚,干咳两声扭头就喊:“殷掌事,兔子好了没?”

    花月刚把收拾好的兔子架上火堆,闻言有些哭笑不得:“几位公子要吃生肉?”

    “那倒不是,你慢慢烤。”徐长逸笑道,“仔细手,别烫着了。”

    李景允抬眼,目光幽冷地看向他。

    柳成和:“……”

    他觉得徐长逸还不如骂太子呢,就这做派,也没想好好活。

    吃了午膳,这两人就跟着李景允走了,三人一起围猎,收获颇丰,等日落下山的时候,花月并着另外几个奴仆都背着几大篓子,手里还牵着白鹿山鸡。

    “这鹿漂亮,难得的是身上竟也没个伤口。”徐长逸啧啧叹奇,“三爷怎么抓着的?”

    李景允头也不回地指了指花月:“她抓的。”

    徐长逸看了过来,花月一愣,连忙摇头:“奴婢不知此事。”

    “你织的网抓的,怎么就不是你抓的了。”李景允轻哼,“回去给你养在将军府里,免得你天天说没见过,要出来打猎。”

    徐长逸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嗓子:“我说今年三爷怎么还来凑热闹呢,原来有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