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幽北风云 232.李登讲学

    第二章.幽北风云 232.李登讲学 (第2/3页)

。今日,李某想借着这个难得的集会,与诸位学子相互印证一番,也好让李某这个顽固老朽,闻一闻时下的新派学论。”

    李登的一番自嘲,引来了诸位学子的会心一笑。在场众人有谁不知道,这位李登李齐元,虽然出身于商贾世家,可他也是幽北之地、自古以来头一位游学天下的当世大儒;就连那些眼高于顶的北燕腐儒们,只要提起‘李齐元’这三个字,都免不了的真心实意地赞上一声。若谁真的信了他的自谦之言、认为李登真是个食古不化的老顽固,那才是枉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

    “恩师若是太过自谦的话,又让我等门下弟子、该于何地自处啊?不过既然恩师能从百忙之中、抽出空闲之身、又愿意亲自对我等顽劣之徒倾囊相授,那自然是恩师讲什么、学生们就听什么了……”

    坐在第一排正中的汪诲,如今适时地接上了话、给自己的恩师李丞相‘捧起跟’来;反而是坐在轮椅上的万长宁,闻言莞尔一笑:

    “今日前来诸位高贤,都不是刚刚开蒙的童生;若是讨论那些经史子集的话,也未免有些枯燥乏味了;若是论及诗词歌赋,又未免有玩物丧志的嫌疑。毕竟,空有这大好男儿之身而不思报国、却终日沉湎于诗赋小道,日子久了,总难免会疲堕了心性,最终走上歧途。既白费了匆匆百年光阴,也辜负了身为男儿的这一副铮铮铁骨!”

    万长宁这一番话,说的在场很多学子心中深以为然;唯有坐在队首的大学长汪诲,听到这话却皱了皱眉。皆因为他在三北书院的同辈之中,便是以诗词之道上的出众才华而闻名;如今依万长宁之言,竟是要李登摒弃诗词与经史方面的考量,那又如何能够保证,自己可以从诸位同窗当中脱颖而出呢?

    李登虽然是三北书院的院长不假,但对于汪诲来说,更重要的还是他那个幽北丞相的官职、还有东幽王的身份啊!若是自己能在他心中留下些好印象来,那等日后学满入仕、自己未来的官路还不就是一片通天坦途了吗?

    诚然他汪诲的父亲也是朝廷的一品大员、官居礼部尚书,但毕竟父亲还是个孤家寡人的光杆尚书,与李登这种手握幽北半壁江山的丞相比起来,简直就宛如乌鸦比凤凰一样悬殊。

    李登听到万长宁的意见,也是眉头一皱,转回头来:

    “哦?依士安你的意思,这次不考教经史子集,也不考教诗词歌赋……难不成你想看看他们的书法丹青不成?”

    “非也非也,这些技艺用得再好,终究只是自娱自陶而已。依士安看来,若想考教他们的真本事,还是应以‘就实论虚’为主。”

    这‘就实论虚’,对于北燕王朝的学子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因为他们的科举考试,便有一个科目,叫做策问,也被成为‘实政’。简单说来,就是考官会出一些与时局朝政息息相关的难题,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