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剑问北燕 165.好心办坏事

    第三章.剑问北燕 165.好心办坏事 (第2/3页)

份掩盖自身;就犹如自己匣中阿芙蓉膏一般、被混在一捆捆的大肚竹当中一起运送;他们顺着华江北岸一直向东北方向行进,只要绕过了信安侯府管辖的三秦大地范围,前路立刻就变成了一片坦途!而且即便是途中发生任何意外,这些人也可以立即做出规避反应——乘船渡江!只要逃到了南康境内,所有的风险也就被消弭于无形之中了!

    再者说来,除了三秦大地那个油盐不进的信安侯以外,沿路之上大大小小的北燕官员,都已经被喂肥了好几茬,谁还有功夫跟几个‘懂事的竹商’较劲呢?

    就是这样,一捆捆填满了阿芙蓉膏的大竹筒,在沿路之上就被切成一节一节的小段,分发给路上不同的一手买家;再由各地的一手买家私自加价、二次拆分给各地的赌坊、烟花院、私烟馆、江湖人士,还有那些手眼通天的官牙等等销售终端……

    即便只是管中窥豹也足以看的出来,这阿芙蓉膏的生意,到底是一条何等庞大的利益链条啊!

    由此可见,整个苗巫寨的人,包括小阿妈和那些普通族人,早已经被谛听当了负责顶雷的炮灰,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手中。虽然乌尔热并不了解阿芙蓉膏这种东西,但她无比清楚一点:这种玩意儿,绝对不可能像南康人说的那么美妙!

    因为在南康现行的法典之中,已经明确规定了这种东西可以运输、种植、制造;但却不可以在南康本地出售!就连储存、吸食、赠送等等这种相对私人的个体行为,都要为此负担上极其严重的刑法!

    像是这种区别性对待的行为,简直是摆在明面上的骗局!就连三岁顽童都看得出来,他们这分明就是欺负我苗巫寨的人没见过什么世面,也无从得知南康法典罢了!

    如今巴蜀道的局面已经严重到了什么地步呢?以竹海剑池的驻地为起始点,一直向西南方向延伸,直至整个南康滇南行省,乃至西疆大小金童的地盘,这些盛满了阿芙蓉膏的竹筒,已经全部都可以当作硬通货币来交易了!一两阿芙蓉膏等于四两白银;而个这种量词,代表的便是一整截竹筒,大约十斤左右,价值纹银四百两!

    除了震惊于谛听的大手笔之外,乌尔热也陷入了沈归曾经的疑问之中:谛听他们如此想尽办法的疯狂敛财,并且又大批量的收拢金银之物,到底是在谋划着什么呢?

    单以乌尔热的身手来说,她的确能算是江湖之中的顶尖高手!然而顶尖高手这四个字,指的只是她的武功修为,却并不是江湖经验……

    如果把今日的乌尔热换成沈归,他早已经在发现端倪之后,寻个机会就跑一个无影无踪了!因为这苗驿村,在名义上虽然是苗巫寨所建;但根据方才那一系列的调查也不难看的出来,这个村子的实际掌控者,根本就是谛听组织!别瞧村子大门的竹楼上,也像模像样的站了几个苗巫哨兵;但这些样子货也只不过是谛听蒙骗苗巫寨的手段而已!如此重要的咽喉要道,他们又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