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医馆招工启事

    第二百一十五章 医馆招工启事 (第1/3页)

    长安城东市门口,一张告示被分别贴在了东市的四个门的入口处,太医馆招收学徒工人,要求是年龄十五至二十岁,身无残疾吃苦耐劳,还要识文断字的。

    本来大家看到这个告示,纷纷嗤之以鼻,一个医馆用工还这么苛刻,识文断字的人才可有些稀缺,这个年纪的年轻人多数想参加科举考个功名,谁会来当个医馆学徒?

    可是当人们看到待遇的时候,就不淡定了,或者说直接沸腾起来,学徒待遇:月薪二两银子!如果干得好,学得快,还会涨薪,每年的年终奖励十两银子。

    好嘛!十两银子?还只是奖金?老天,这是家医馆是财神爷开的吗?大部分地方招收学徒工都是不给工钱的,甚至好多地方好多手艺的学徒工还要交学费,这个薪资待遇,恐怕不是在招收伙计,好多店面掌柜的估计也就是这个待遇了。

    按照大唐钱财跟后世的比例粗略算来,一两银子相当于后世人,还有落第学子,甚至是稍微识点字的穷小子,乃至乞丐听说了都往前凑一凑。

    可是当人们来到新开的太医馆应征的时候,又被拦在了门外,因为报名人多,所以就需要考核,择优而录。

    有人认出了这家医馆的主事人,竟然是神医杜少清,一时间群众哗然,鼎鼎大名的神医驸马,大唐才子,竟然当街开医馆了?

    毫无意外的,冲着杜少清的名头,又是一大批人来应征报名,这次多出来的很多人,都不是穷人,甚至里面有些富人乃至小贵族的孩子都有,他们都想攀附上杜少清这块门面。

    大家心想,考核没问题,不就是想考考我们合不合格,年纪大小,是否识字嘛,大家是实意来应征的,又不是来捣乱的。

    谁知道医馆门口的告示却说了,不考这些,而是要考医馆自己出的试卷题目,本次不过招收五个人,所以考试题目很难。

    “这不公平,我们既然是来做学徒的,就是说以前不会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