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总有刁民想害朕!

    第一百二十四章 总有刁民想害朕! (第2/3页)

,赵逸就会看到。

    自己前面的奏折里,忽然多出举荐‘某某不为强权,仗义执言的当世大儒’的奏章。

    举荐之人是谁,不言可明。

    日复一日。

    朝华白首。

    平日于大臣们勾心斗角,夜间忙碌各种送到桌案上的奏折。

    某某地又发生了叛乱。

    某某地又发生了天灾。

    今日长江某段溃了。

    明日冬季又冻死了多少的人。

    后日北方又逃难来了多少人需要安置。

    大后日某处山贼复返,某某地的官员......

    说不尽的琐事,道不尽的家常。

    这般下去,他换回的这些岁月,是否还够撑到他见到北伐成功的那一天?

    赵逸不知道。

    他知道的,只是长江防线上的积累越发深厚。

    人手从最初的三十万,积累到了近百万。

    武器更新换代。

    人手大肆精炼。

    遇到流民大潮怎么办?

    发配军中。

    遇到旱灾水灾怎么办?

    安置去军屯屯田。

    某某个臭不要脸的蓝家子造出了兵器,要跟国朝谈价钱怎么办?

    准了他!但不能给全!

    前脚兵部刚买完东西,后脚一看。

    哎?居然又推出新的了?

    怎么办?

    能怎么办!

    看着信报上的弩机从神弓弩、泛化弩、连发弩、铁臂弩,一步步的进化而来。

    赵逸那叫一个哭笑不得!

    看到这些近乎每年都会变得更便捷、更锋锐、射程更远、穿甲力更强,射的箭也更多的弩机。

    赵逸似乎就看到了某个满身铜臭的小家伙正在向自己张牙舞爪......

    气愤?

    羞怒?

    被人戏耍?

    赵逸淡然视之!

    他既然连皇帝都能当,又岂会因为这小小的银钱之事,而引动心神?

    银钱的多少,不过是他用来制约天下的道具罢了。

    “这新出的铁臂弩,还是真的好用啊。”

    又一日。

    放下手中射穿步人甲的‘新式弩机’,赵逸笑着对身边的小黄门吩咐上几句,如准了工部对襄阳某处购买兵器的价格继续打压,若是压不下,他这个当皇帝的就斩了某某的狗头。

    嗯,前脚刚说完这个,后脚他这个皇帝,就又夸赞起桌上某琉璃厂出产的琉璃珠子,并称赞这东海明珠定是价值千金!

    这般作为......

    大意是想在这闲暇的时日里,给自己添上几分趣事?

    一日挨过一日。

    一日熬过一日。

    一日好过一日。

    一日糟过一日。

    朝堂之上一批人,终于老的走不动路,说不出话。

    底下从军中、从民间、从北方、从赵逸的‘花名册’里‘钻’出来的人,也开始充斥在朝堂的议会之上。

    一代新人换旧人。

    小朝廷里多出了几分的生气。

    又一天在有边关将领和人冲突后,终于是称赞之声压过了不满。

    赵逸很得意!

    十年。

    从最初被人骂的狗血淋头,到终于有人站出来说话,再到今日这般可分庭抗争。

    谁知道他这个皇帝,是如何挨过来的?

    手下的军队从‘剿匪’开始。

    打南蛮。

    平动乱。

    对练西夏。

    再到一位位‘忤逆之贼’带着小部队向金国那些已然在十年之中被腐化的差不多的**调戏。

    从三五人的小冲突,到三五十人动了刀兵。

    有赢有输。

    有死有活。

    可总归的,这些年练下来,不会在有人吵嚷着什么‘女真满万不可敌’这样的蠢话了!

    战场厮杀,怎能胆乏?

    南宋的军队被一批又一批的刺头儿带的有了胆气。

    可赵逸这个当皇帝的,却变得一日比一日‘胆子小’。

    病重了啊。

    咳嗽了啊。

    呕血了啊。

    心口绞痛了啊......

    如今的他,在听闻边军和某处起了冲突后,不用朝中那些大臣来牢骚,就会‘大惊失色’的对某些领军将领一顿训斥!

    你们怎么能这样这样呢?

    然后。

    训斥之后....大家该干嘛干嘛去吧。

    我训都训了,谴责也谴责了。

    你们要是再逼我做点别的,万一把这些手握重兵的将领逼反了怎么办?

    赵逸觉得自己很怂!

    金人他害怕,蒙古人他也怕,自己手底下领军的将领,他更加的‘害怕’!

    每当这时候,都会有‘老臣’出来埋怨他。

    说这些**、军阀,还不都是圣上您养出来的?

    若不是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