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黑泽瘗域 第一百二十章 油耗子

    第一卷  黑泽瘗域 第一百二十章 油耗子 (第1/3页)

    众人顺着那些交错的地裂缝隙往上爬,这些裂隙硫磺气息浓郁异常,刺激得鼻子和脑神经都快麻木了,空气也是炙热扑脸。

    在这里爬行非常慢且又极其危险,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下去落到下方的无尽黑暗中,最终会在熔岩之海里万劫不复。

    唯一就好在这些缝隙里空气流通,倒还不至于窒息。

    一番生死挣扎,众人都已经如油灯耗尽般,再也爬不动了,便都昏睡过去。

    这次漫长的睡眠补充了不少体力和精力,大家身上的伤也不那么疼了。

    白云飞便招呼大家将剩下的少的可怜的食水都用了,除药品、攀援用具和工具外,其余全放弃,尽量轻装简从。

    并鼓舞大家说:“九十九拜都拜了,绝不能差这一哆嗦,大家加油啊!”

    大家咬咬牙,继续向上艰难攀爬。

    艰难的爬行历时几天仍不见尽头。

    因为有时候缝隙实在太窄了,众人只能用工具拓宽,然后像虫子般勉强往过钻,非常费时。

    好在这些长年地热状态下的岩石已经脆化,在几万几亿年的地质变迁中,受那些盐湖水、风蚀等侵蚀,甚至有的缝隙表面都酥粉了,能勉强拓宽开。

    最终众人爬到了根本无法再向前的程度,这里缝隙已经想拓宽都不可能了。

    不过好在众人看到了缝隙上方居然有自然光线照射进来,虽然很小,但说明距地面应该不到十米的高度吧。

    而且凝神细听,居然能听到外面轻微的风声。

    可是炸药没有了,即使有也不敢用,怕炸完后是被活埋的结果,也不一定就能出去。

    从李玉兰的“万能手表”上显示的数据来估计,这里已经马上要接近地面了。

    在进入地下前,曹龙轩就用这种手表测量过众人所在的当地的海拔高度,而现在显示的数据,表明众人距地面高度和目测估计的没有大的出入。

    向上无法前进,众人便横向找裂缝,发现有一条裂缝处的一面岩壁上出汗一般渗着原油。

    可能在漫长的岁月里,受地震、地壳变迁、火山喷发等震动原因造成的裂痕,连通了地下油层,应该是原油顺缝隙涌了上来,又从这些微小的缝隙中渗透出来。

    这一发现猛然间让白云飞想起一件事,于是便惊喜地说道:

    “大家要有信心,刚才我想起了一件事,如果估计的不错,这回我们算是找对了方向,肯定能成功脱险了。

    那就是在来新疆前,咱们在那个拓展基地训练时,为了备好功课,我曾上网搜集资料,对克拉玛依的基本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

    虽然新疆克拉玛依这片区域盛产石油,但仍需打油井,钻到地下几百上千米的深度才能采到石油,唯有一处位置是直接有原油从地下冒了出来。”

    他说到这里,韩德邦立刻双眼发光,急忙喊道:“我知道是哪里了,是‘黑油山’,也就是‘沥青丘’!”

    李玉兰也说:“这些资料我都详细梳理过,解放前在这附近就有民众长期采集露天原油,直到解放初期还有一位名叫赛里木巴依的维吾尔族老人,住在附近的地窖里收集原油,然后用毛驴运到周边地区换生活用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