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随人年少不轻狂 第七章 万事开头都挺难

    第一卷随人年少不轻狂 第七章 万事开头都挺难 (第2/3页)

那就算了,我也不要你钱了,就当你自己锻炼下自己。”

    “叔,谢谢,真的太感谢你!”曾浩连忙对着大叔双手作起揖来。

    大叔连连摆手:“行了,你忙你的,这马上就有人来,我也要去烧水去。”

    曾浩连忙赔笑说到:“的呢,叔,你不用管我,你忙你的,你忙你的”这一阵功夫下来,天也大亮,街边的店面大多都敞开了门,同行摆摊的也都差不多铺好了货物。曾浩看这也差不多了,连忙把车架好,准备铺货开始叫卖。

    摆地摊顾名思义就是没有高架凳,图方便扯块胶布铺到地面上,把货物往地面上一铺就开始。和当时拿个簸箕,背个背篓的走家商一样,入行门槛低,你有多大本事压多少货,不像母亲做的固定摊位那样,必须要压货。

    这时可能有些人有疑虑,也可以少压货啊?我就想说,你去菜市场买条鱼,你只需要一条,你会选择一个只有小鱼几条但是有你想买的地方买;还是会选择各种鱼都有的去买?逛街的时候你想买衣服,你是去琳琅满目的地方选择;还是去一眼就可全部看完的地方选择呢?同样的道理,固定摊位就需要压货来铺开摊位,你要是连摊位都铺不满,还怎么卖呢?

    胶布放到地上,货物少,摊开一侧把货物倒上去即可,就这样站在摊位一侧,等待人群的到来。农村赶个场不像现在在城市里你一个人也是逛,两个人也是逛,那时候由于交通的不便,一个院子或者一个队上大多又都是一个姓氏,大家相互认识,或者沾亲带故,赶场时院子里一说,大家都一起去,也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家里有个黑白电视都还算不错,能有彩电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叫做等人群,确实都是一群群的来人。

    也就这样的原因造成了摆地摊又有一个别称,叫做卖吼货,因为流动性很大,购买意向不明确,加上旁观因素影响大,好比你和你朋友一起去逛街,你觉得这件衣服还不错,有点心动想买下来,但是你朋友说,这件衣服一般吧,可以再看看,你会选择买下来,还是选择再看看、我个人觉得一般都会选择后者吧。

    为什么叫做吼货呢,人来人往都说好酒也怕巷子深,何况是百货商品,首先得让他们知道有这个商品,再了解这个商品,喜欢这个商品,最后才是购买这个商品,这个过程,所以得吼出来。反正到现在为止我就没见过有那个做生意的,是脸皮薄的。

    不一会就有提得提着口袋,背得背着背篓,牵着孩子的,边走边大声聊天的一群人慢悠悠的从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