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郭琪怒发兵(三更)

    第104章 郭琪怒发兵(三更) (第2/3页)

个人叫赵松阳,李晔自然有印象,因为其就是孙家孟所在都的副都头。天策军初立的时候,并没有副都头,当时赵松阳也只是一个黄头军的中层军官,后面加入天策军后成为一名校尉,今年则是被任命为副都头。

    按照道理说,黄头军出身的对方应该天策军很难出头才对,毕竟天策军初建时的,来自黄头军的军不是没有,只不过数量并不多,而且多是中低层官兵。而现在裴荣明显有意向自己推荐这赵松阳,看来应该是搭上了裴荣这条线。

    这个赵松阳之前在战斗中,挺刘麒所说,表现不错。在后面大败阡能时,他也看见了对方的确指挥有方。

    对于军队来说,特别是天策军,李晔并不崇尚个人的勇武,个人再强能强到哪儿去?打仗靠的是整个军队。而且天策军每个都下辖的五个营,那都不是随意设立的,而是相互配合,并且能爆发出很强大的战斗力。

    所以在战场上,过度的勇猛,会造成整个军队的阵型混乱,各个兵种之间配合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之所以赵松阳在李晔心中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不是因为对方多勇敢,武力多强,而是其临危不乱,指挥有方,即便是在叛军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阵型没有混乱。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天策军人数本就少于叛军,若是不管阵型,倒不是会战败,但伤亡这些肯定会增加很多。

    而相反的,作为都头的孙家孟则是急于表现,带着几十人就杀进了叛军之中,把整个都的军队都丢下了。若孙家孟是一个队正,这种以几十个人组成的队为单位冲锋,并不为过,但孙家孟是一个都头,长官一千三百人的军队,但在战斗的时候却不管自己的大部队。

    而且更关键的是,孙家孟的武艺也不是多好,因为冒进,反倒被叛军包围,要不是赵松阳率军赶到,可能孙家孟就会成为天策军第一个战死的都头。

    为了这事,李晔后面当着一众将领的面,毫不留情的批评过孙家孟,虽然没有免去其都头一职,但众人也知道对方在李晔眼中的印象一落千丈。

    除了这个赵松阳外,李晔对另外七个人中的两个有不错的印象,一个是在之前的战斗中表现不错、被李洪推荐其为校尉的龙治;一个是带着五十名士兵从上万叛军包围的蜀州杀出来报信的胡亮。

    前者刚刚晋升为校尉,其功劳也不足以晋升为都头,所以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