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巧夺末栅馆(二)(二更)

    第813章 巧夺末栅馆(二)(二更) (第2/3页)

去的,十有八九会被其他部落吞并,杨儒不想背上一个滥杀妇孺的恶名。

    。。。。。。

    伽毗馆虽然与末栅馆相隔上百里,但其距离泸水其实并不远,因为这一段的泸水是从北向南流。

    伽毗馆这里依然以南诏各民族为主体,基本没有什么汉人,因为整个弄栋的汉人在多年前就被南诏下令迁到南边的银生等地去了。

    也就这些年,往来的商旅频繁,才有一些汉人出现在伽毗馆。

    南诏的兵制跟初唐时期的异样,是府兵制,毕竟南诏国力弱小,若是以募兵制,也支撑不起庞大的军队。

    其实此时的大唐也不全是募兵制,除了禁军专门用于野战外,州兵负责驻守各州。

    除此之外还有团结兵。

    对于团结兵,李晔并没有下令废除,因为这可以确保大唐有足够的兵力用于作战。

    有时候远距离调动禁军和州兵,有些得不偿失,从附近的州县抽调青壮编为团结兵比较方便、省事。

    当然团结兵扮演的角色就是炮灰、苦力,毕竟将领也不敢以团结兵为作战的主力。

    而伽毗馆除了本身有五百驻军外,因为之前郑买嗣下令扩充南诏军队后,从伽毗馆管辖的各部落抽调了一千成年男子,组建了一千乡兵。

    不过由于唐军在镇南都督府集结,弄栋节度使便把其中五百乡兵和本身的五百驻军派去了增援末栅馆。

    所以现在的伽毗馆实际上只有五百临时组建的乡兵防守,兵力并不雄厚。

    这个消息杨儒是从被他攻破的那个部落的男子口中得知的,因为他们部落就被抽调了二十多人编入了乡兵,还被派到末栅馆去了。

    看到大小就跟大唐一个军镇规模伽毗馆,杨儒心中很快就有了计策,当即让人跟里面的锦衣卫想办法取得联系。

    。。。。。。

    “将军,卑职怎么听说唐军是来帮助我们的,说是国都中的郑相爷把控朝政,意图谋害圣上,这些唐军是圣上请来匡扶社稷的?”

    伽毗馆内的一处防守严密的宅子里,一个年轻男子一边给面前一个脱下盔甲的中年男子倒酒,一边说着话。

    “你是从哪里听来的?”中年将军放下酒杯,脸色有些凝重。

    年轻男子连忙放下酒壶,低声道,“卑职也是白日在大街上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