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二)

    第一百二十二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二) (第2/3页)

后议事、宴客、婚丧嫁娶全可以去会馆操办,老家来人也不用再住客栈,只要没赶上举子应试全可以去住。”

    从外地来京城的主要是“仕”和“商”,各地来京应试的举子和进京办事的官员有同乡京官关照,商人们却只能相互关照,抱团取暖。

    正阳门和宣武门外就有七所商馆,分别是“书行”的文昌馆、“玉器行”的长春馆、“颜料行”的颜料会馆、“药行”的药行会馆、“银号”的正乙祠、“广行”的仙城会馆和惜字会馆。全是由同乡或同行集资修建,在京的诸多问题,如食宿、联络、集会、酬酢、庆典、救济、殡葬都可以在那里寻求帮助。

    四川的在京官员不多,商人更少。

    别说行馆,迄今连个商馆也没有。

    温有余很羡慕江浙、湖广、安徽和山西等地的在京商人,很羡慕人家有会馆。尤其跟人家谈买卖的时候,他只能在这个破旧的小院儿或去外面的酒馆茶馆,而人家却可以坐在会馆里谈,找中人一句话的事,银钱周转不过来也是一句话的事,而且有排面。

    看着他若有所思的样子,韩秀峰趁热打铁地说:“如果温掌柜愿意,大可牵头把四川在京商人同乡会倡立起来,有了同乡会今后相互之间也就能有个照应。”

    “韩老爷,您是说我们四川也倡立个商帮?”

    “有何不可,别人不晓得温掌柜你是晓得的,我们四川老家以前各行各业多兴旺,可现而今成啥样了?经营洋货、山货、土货、米粮、棉纱、布匹、边茶、药材的全是八省客商,把我们四川的钱全赚走了,他们靠的是啥,不就是抱团么!”

    韩秀峰痛心疾首,温有余感同身受,因为山西商人已经把酒卖到四川了。

    他想了想,一脸无奈地说:“韩老爷,要是能有个同乡会自然好,只是一个人一个想法,想倡立谈何容易。”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温掌柜愿意,我重庆会馆当鼎力相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