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8 走班制

    1058 走班制 (第1/3页)

    我犯了一个错误。

    我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

    我不应该提前一天去青姿高中住校,也不该在前一天晚上听舒哲讲那些话。

    如果没有跟舒哲交谈,我在青姿高中第一天的学习生活应该就会普普通通的度过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成为全校师生议论的焦点。

    把时间拉回昨晚,拒绝了舒哲让我光头戴假发的建议之后,他向我聊起了高中全面向学分制改革的新教学方式。

    作为国家试点工程,青姿高中实行学分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不过从今年开始,终于到了要取消行政班的地步。

    “行政班”这个称呼听起来似乎很陌生,但其实这就是大家一直以来熟悉的班级概念,比如常说的一班、二班、三班、四班什么的,每班配备一个班主任,同学也都是固定的。

    而根据欧美国家的做法,他们不使用行政班,而是使用“走班制度”,和中国的主要差别是这样的:

    在中国的高中,每个班的学生都有固定的教室,大部分课程要在本班教室上,只是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老师来讲课,这样学生在课间的时候基本上不用换地方,老师倒是要马不停蹄地赶往一个又一个行政班。

    而在美国的高中,老师有自己的任课教室,学生根据所学的课程的不同,每节都要更换不同的教室。每逢课间,就会看见全体学生都在快速运动着,有的学生要去储物柜里换课本,有的要去洗手间,更多的学生要从一个教室走到另一个教室——而老师们可以好整以暇地在自己的教室里准备上课,不用四处走动。

    因为在美国的高中,不同学科的教室间的往往相距较远,甚至不在一栋楼里,所以学生们必须屁滚尿流地抓紧时间以保证能在上课前进入教室,要知道美国的课间休息时间平均只有6分钟甚至5分钟,跟中国这些不用“走班”,而且课间休息有10分钟的学生相比,真的是水深火热啊!

    不过好景不长,由于中国处处都要和国际接轨,所以在许多省份都开始实行了仿照欧美的学分制和走班制,尽管课间休息仍然保持了原来的10分钟,但是可以预见的,大家要一个个教室来回窜,忙得屁滚尿流连上厕所的时间都要压缩了。

    相对于行政班,学校称呼那些因为选了同样课程而组成的班级为“教学班”,教学班没有班主任,而且也不具备唯一性,比如体育课选修了羽毛球的同学就会组成一个羽毛球教学班,而在外语课中选修日语为第二外语的同学又会组成一个日语教学班,如果学校再开设一个一边打羽毛球一边说日语的课程,那么也会出现日语羽毛球教学班——要是女生们一边打羽毛球一边“雅蠛蝶,雅蠛蝶”地叫,我倒是挺期待的。

    走班制度全面试行是从今年开始的事,对于高二、高三已经存在的行政班,学校采用了双轨并行,逐步过渡的政策,也就是各种高考科目在教学班上,而美术、音乐、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