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雪中送炭

    第一百六十一章 雪中送炭 (第1/3页)

李信大为吃惊,这伙日间与镇虏军交手的蒙古部鞑兵竟然是残元后裔,只是这战力与昔日成吉思汗、忽必烈的赫赫武功比起来却如天上地下一般。

    李信不相信天道运数,但谁能说现在的蒙古人便不如当年骁勇彪悍了?为何连昔日匍匐在其脚下的女真人都打不过了,甚至反倒匍匐在女真人脚下,甘为鹰犬。

    这不就是无形之中的运数吗?

    那大明呢?大明煌煌绵延近三百年,传到崇祯皇帝已经是千疮百孔,风雨飘摇,犹如风烛残年的老人,久病不起,行将就木。这就是大明的运数吗?在原本的历史中这的确就是大明的运数,王朝兴替,裁旧换新。可是这代价之大却是华夏无法承受的,汉家江山继赵宋之后又尽丧于夷狄之手,神州大地千里腥膻,汉家衣冠亦尽绝。

    既然他李信来到了这大明末世,便不能坐视如上惨剧发生。大明之患一为边患,二为流贼。流贼距离他还远,但是这边患却尽在眼前。

    虽然这边患的主要肇事者是蒙古鞑子,但是,自蒙古各部臣服于满清之后,原本于大明朝边墙之外放牧的蒙古人弃明投清,至此大明边墙之外的藩篱尽失,满清入寇关内再无后顾之忧。也就是说蒙古的臣服,对满清的意义至关重要。

    一个想法在李信脑中成型,若是将蒙古各部和满清之间搅合的一团乱,就等于在满清的后院放上一把火,只要这把火一旦烧起来,满清便在火灭之前无力再南下攻明。

    而崇祯十二年,也正是张李之贼脱运交运的一年,就是在这一年他们东山再起,将好好的一个大明江山彻底砸了个稀巴烂,五年之后由居庸关进北京,灭了大明朝正朔。

    只要今年乃至明年,关外的满清不南下瞎搀和。李信相信,以洪孙之才,剿灭张李还是绰绰有余的。只要张李伏诛,大明朝说不定就能获得一个喘息的机会,没准脱运交运的关口就来了呢。到时候,再集中兵力与关外的满清一决雌雄,亦不是不可能。

    至于怎么搅合,倒要好好的思量一番,现如今镇虏卫实力弱小,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实力与筹码在草原上活动。千百年来,草原上的枭雄们都只任一样东西,那就是拳头,谁的拳头硬,他们就听谁的。即便现如今的草原上遍布狗熊,他们只认拳头硬的习惯却还没有随之改变。

    所以,应对插汉部的战斗结果,便直接决定了他这个想法能否继续实施下去。

    次日一早,一只商队由边墙外返回。很显然,这是镇虏卫实施禁运之前便已经出关了的。他们还没获知这个消息,来到新平堡下便要求进堡休息。

    若是以往,戍卒们早就打开堡门,放行商们进城,这些行商也照例会分发一些吃食衣物。只是如今统领整个新平堡的是三卫总兵李信。李信昨夜曾有严令,任何人只要没得着总兵的亲令,便不许私放一人进城。军卒们如何敢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