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

    第一百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 (第1/3页)

刘宇亮一念及此反而更觉胜券在握,因为他手中还有一张王牌没有拿出来,原本是留给皇帝的,既然张四知如此不知进退,就让他先得意一阵子。刘宇亮心里甚至有点为李信不值,一想到他那些白花花的银子都白白扔到张四知肚子里,心中竟然升起了些许的惋惜之意。

    张四知在京师官场中是出了名的吝啬、反复,只要吞到口中的肥肉,不论所托之事办没办成,均没有吐出来的道理。此前他就曾坑过不少请托办事的官员,但是摄于其帝师的名头,又深得圣眷,谁都不敢拿他如何,苦主们到头来事财两失,敢怒而不敢言,也只好打断了牙齿往肚子里面吞。

    左副都御史李曰辅逐渐词穷,他本就是刘宇亮请来的打手,一看到刘令誉如此言之凿凿,心里头也打起了鼓,自己这一招棋是不是下错了?

    就是这一犹豫的功夫,刘令誉趁热打铁,将话题拉回到李信一案的本身。

    “连民间百姓都知道审案断案重在调查,须以证据判断。如今仅有原告一面之词,便妄下论断,欲穷治其子虚乌有的罪名,岂不是让有功之臣身体流血,心里流泪?令亲者痛,而仇者快?”

    一番话掷地有声,李曰辅彻底没了声息,有官员赶紧打圆场。

    “既然事有冲突,便调查好了,诸位同僚何必因为一个边将伤了彼此的和气?”

    刘令誉丝毫不给那官员面子,一连冷哼了数声。

    “边将不假,却是关乎朝廷生死的大事,如果有功之人任由嫉贤妒能之辈任意污蔑,寒心之下谁还敢为朝廷用命?”

    帽子扣的一顶比一顶大,话也说的一句比一句严重,形势竟然在众臣入殿片刻的功夫便被成功逆转了,看来刘宇亮这回要铩羽而归了。

    突然,丹墀之上的小太监突然唱道:“吾皇万岁驾到!”

    大臣们闻言赶紧匍拜于地,等小太监又唱礼,便三跪九叩行了面君之礼。众臣们心里清楚,皇帝初时称龙体抱恙,又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在文华殿上,都是李信一案闹的。如今有人站出来顶在皇帝的前面,替李信辩解,皇帝终于可以不必避在后面,可以名正言顺的出来,指摘群臣们的意见了。

    “众卿平身!”

    皇帝心情大好,往日由小太监说的话,他都亲自说了。众臣口中称谢皇恩,这才参差不齐的从地面上起身。

    “杨卿,朕看你一直沉默不语,对李信一案,如何看?”

    杨嗣昌听到皇帝在唤自己,出班回道:“依臣所见,惟依大明律法,还当事者公道,不使朝廷失序,不让为非作歹者逍遥法外……”

    一段长篇大论的套话,听的大明天子朱由检一阵心烦,挥手打断了他的发言,目光扫过刘宇亮。刘宇亮满心期待皇帝能让他发言,谁知朱由检却绕过了他,将目光落在他身后不远处刘令誉的身上。

    “刘御史上前回话。”

    刘令誉没想到皇帝第二个就叫他问话,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