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下骤变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下骤变 (第1/3页)

陆九带回来的消息虽然骇人,但毕竟也是道听途说,不确不实,人们的注意力很快就转移到各地的建设与镇虏军的训练上去。迁民一事李信基本上是撒手不管的,全部由毛维张一力协调,竟然也井井有条,没出半点纰漏。他的精力则全部扑在军队的组建与训练上。

    经过扩张与原有军卒的整合,总计两千人的火枪营与长枪兵最终以一比一的比例确定下来。火枪兵的人数远远少于预期,当然,这不是火枪产量不足导致的,最终原因是,训练一名合格的火枪兵所需要耗费的时间成本实在太高,以现有条件来说,能达到千人之数已经是在数量与质量之间,所能取得最大妥协的极限。

    镇虏军自成军以来便以训练队列和纪律为基准,虽然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但由于是上有所好,很多地方卫所在训练时也有样学样的搞起了队列,而新兵又是在地方卫所中择优选拔出来的,这无疑为新兵的训练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时人只重视武器的锋利与火力,实际上却忽视了与之配套的相应战术,比如火绳枪,如果没有合适的战术那么就算拥有上万人恐怕也仅仅是拿着烧火棍的农民而不堪一击。

    与此同时,随着人数的增加调度便成了首要问题,而明军编制并不适合李信所编成的战术,因此他便偷了懒以近现代编制做了改进。

    为此,李信还专门搞了战术演习,作为炮兵教官以及最资深炮兵的海森堡自然带着自家训练的炮兵列席演习战斗。

    诺大的演习场中,大大小小的哨子声有节奏的回响着,一二三四的口号此起彼伏,整个军队以百人为基本单位,其中一个火枪百人队与一个长枪百人队为一组,以五人纵深的横队做着各种稍显散乱的前进转弯动作。很快,原本只是一队队的横队开始聚拢变形,竟逐渐演变成了数个丁字阵形。

    在场的原卫所军官都看着稀奇,口中啧啧称赞不已,心里却腹诽着这都是没用的绣花动作,到了战场上靠的还不是勇武?动作缓慢的换几个阵形,到时候别说打仗,就是逃跑也来不及呢。

    而站在李信身后的海森堡一双眸子的瞳孔却猛然收缩,仿佛是看到了什么,而牵扯出了他最不愿意见到的东西。他终于忍不住开口询问李信。

    “将军阁下可曾去过下官的家乡?”

    海森堡所指的家乡自然是欧洲,这个问题也让李信小小的牵扯了一下回忆,他前世之时的确去过欧洲,但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却从未去过,于是断然摇头。

    “将军阁下这阵法可有名目?”

    海森堡紧跟着又追问。他的脸色阴沉的可怕,自家父兄便是惨死在这种战阵之下,家族也因此而败落,这是他永远不可触及的痛处,李信所编成的战阵则狠狠戳了一下这里,唤醒了他一直不愿提及的往事。

    古斯塔夫方阵!

    李信差点就脱口而出,但他刚刚说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