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下骤变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下骤变 (第2/3页)

己从未去过欧洲,若是说了又如何自圆其说呢?便只好解释这是他拍脑袋想出来的,至于名目却还未想好。

    “将军阁下,在下官的家乡,有一个叫古斯塔夫的国王所改进的方阵与之几乎是一模一样。那个国王被当世视为战神,如果将军阁下与他不谋而合……”

    言下之意,不说自明。

    李信暗道惭愧,他不是故意如此抬举自家的。而海森堡却似乎陷入了一片缅怀之中,不知是自言自语还是在对李信诉说。

    “不知道帝国现在如何了,有没有挡住北欧海盗的兵锋,一场打了几十年的战争,还能分出输赢么……”

    李信对欧洲历史不甚了了,隐约能猜出他说的北欧海盗就是古斯塔夫二世,但是他和海森堡显然都不知道古斯塔夫早在公元1632年的11月份便已经战死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吕岑。而且,虽然古斯塔夫战死,他的军队仍旧凭借着过人的战斗力而取得了会战的胜利。

    而海森堡想必是在1632年也就是崇祯五年之前离开欧洲前往东方的,现在已经是崇祯十二年的春天,他手指着面前正变幻阵形的镇虏军。

    “就是这种方阵,让帝国联军吃尽了苦头,将军阁下的方阵与其一般无二,当能横扫东方大地也未可知。”

    李信心道能不一样么,自己前世那些战争军史的资料可不是白看的,至少是在样子上肯定与古斯塔夫二世的方阵会保持高度的一致。

    并且,李信此前对镇虏军编制的改革就是以方阵为中心进行的。他此前也考虑过近现代编制那种军事旅团营连排班的编制,但那毕竟是以散兵为中心而演化出来的,对于这种还略显古老的方阵显然是不尽合适的。

    李信首先将总计2000人的军队分成了20个百人队,其中火枪百人队10支,长枪百人队10支。然后以此为基础,一个百人队为一排,其中火枪排与长枪排合二为一队,战时分列左右,火枪排负责远距离打击,长枪排则负责肉搏。并且长枪排的长枪也做了相应的改进,由原先的两丈余改为一丈,以适应机动性与灵活性的需求。

    一支完整的方阵则由三队,也就是三支火枪排与三支长枪排,外加一个补充排,通常为火枪排,共计七排所组成。而这以七排所组成的方阵则合为一营。整个镇虏军2000人可以大致分为三营,组成三个方阵,则合为一旅。

    先前派去朝廷报功的程铭九与顾十四早已相机返回,分别被任命为第一营营官与第二营营官,第三营人则少了一个排作为预备营,营官则是在阳和卫的新军中选拔而出。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镇虏军必须有铁一样的纪律,否则用东方话来讲,他们还是一群乌合之众。”

    这话说的很不客气,却一针见血,海森堡训练炮兵时便以严苛著称,甚至还有人受不了愤而出走,但终究是大浪淘沙,能够坚持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