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再施偷袭

    第二百四十二章 再施偷袭 (第2/3页)

侥幸而已!”

    “郭经理切莫乱说,不管他华夏夷狄,单就这份敢于阵前击敌的勇气,便值得你我敬佩!”

    说话的是田复珍,这姓郭的简直就是个大舌头,该说的不该说的总是信马由缰,也就是在李信麾下,若是换了地方恐怕早就把锁拿治罪了。现在三卫军有专人记录功勋,海森堡此战得胜自然被浓密重彩的在功劳簿上记了一笔。郭师爷这等话若是被有心人加以利用,岂不是要乱了军心?

    田复珍是在朝中经过复杂的政治斗争的,深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的道理,任何事任何人之间都不可能永远的一片和睦。但是,他偏偏就在三卫军中似乎看到了这一丝的例外,尽管他不相信自己的双眼和耳朵,老官场的本能还是占了主导地位。

    也尽管在田复珍眼里三卫军就像初生的庄稼,充满了朝气与活力。着眼处满是热烈与炽热,其勃勃的生机令人热血沸腾。他已经很久没听到过朝廷打胜仗的消息了,在他的印象里,朝廷的军队已经腐朽到了骨子里,若不是此番随三卫军南下,哪能有机会见识了大明边军的勇气与智慧。

    在田复珍的心里,一颗种子正在渐渐萌发,虽然这只是微不足道的几次小仗,但他却嗅到了前所未有之希望。

    战马颠簸,三卫军一战吓退流贼大军之后,便立即变横队为两路纵队,急速行军,北上去追赶百姓。总算在天亮之前,堪堪抵达北娄口。

    包括黄胜在内,不少人的意思是在北娄口休息一日再行前进,但李信却一力坚持立即北上,北娄口不是久留之地,流贼大军有近十万众,天亮之后,一旦对方不顾一切的发动进攻,此地未必能守得住。就算在三卫军的帮助之下能守住,此地也不是久留之地。

    只有到了浑源州才是相对安全的地方,此前在三卫军成军之初,他便已经令毛维张选人加固浑源州城防,并且以三位总兵府的名义于各地训练民兵。此民兵非民壮,这是由三位总兵府正式认可的地方军队,所有军官皆由总兵府授予。这也是为何吴山不敢轻易去攻浑源州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点,李信判断,闯军的当务之急是要快速拿下紫荆关,往北去大同府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即便费尽心力拿了下来,还要面对万全等地防御壁垒。而紫荆关则不同,只要拿下紫荆关,往东便是一马平川,可由涿州直抵大明京师。所以,基于此点,李信判断,只要百姓们撤回大同府,流贼便再不会尽全力去追击。

    现在的三卫军中李信说话已经一言九鼎,既然他一力坚持自然不会有人再执意反对,百姓们们被要求立即北上,尽管怨言四起,他们还是拖着疲惫的身子连续向北赶路。

    而过了浑源川之后,李信忽然把几个心腹,包括各步战营的营官,以及联络调度辅兵的田复珍、郭师爷等人一并叫了来,并当众宣布了他的命令。

    “战兵辅兵过了浑源川以后,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