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郡主下嫁?

    第二百五十三章 郡主下嫁? (第1/3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刘觉斯大喜过望,连不迭赞道:

    “此计大善,张相一言惊醒梦中人啊。”

    张四知嘿嘿笑了几声却道:“此计虽好,却如打牌一般,不能轻易打了出去。”

    刘觉斯心中一动,急忙问道:“请张相明示…”

    “圣上为何要保李信?”

    “自是此子能征善战,如今又有克复太原之功,说不定要他南下收拾开封乱局也未可知…”

    “恩…晋王郡主若下嫁李信,李信便是仪宾,朝廷规矩所在,他又如何再为圣上领兵?”

    刘觉斯顿觉颓然,若李信成了仪宾便与驸马等同,再不能参与朝政,掌兵权则更是不能,皇帝如何能同意?

    “刘大人不必沮丧,所以才教你不能轻易将此牌打了出去,一张好牌打的时机不对,就成了烂牌…”

    听张四知话中另有深意,刘觉斯心底又涌起了希望。

    “那,那要何时才能将这牌打了出去?”

    “要等圣上与那些穷治李信之人希望你打的时候才能打…”

    说白了就是等待一个最合适的契机,刘觉斯若有所思。

    果如此,真是一举两得,朝中大臣向來不喜李信其人,均觉得他过于跋扈嚣张,实在是朝廷一大隐患,若不加以牵制早晚得行不轨之势。

    不对,将晋王郡主下嫁李信是一箭三雕,其一,除去隐患,必然会得到大多数朝臣的支持于谅解。其二,满足皇帝保李信之希望,虽然略有不足,亦可再从长计议。其三,安抚晋王。最终使得所有人皆大欢喜,虽然不尽然完美,却是一个绝佳的中庸之策。

    离开张府后刘觉斯便请了病假,躲在家里,准备先让朝廷上各方尽显其能。

    果然,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弹劾李信的奏章雪片一般纷至沓來,这其中执牛耳者竟然是内阁大学士,总督保定、山西、河南三省军务的杨嗣昌。这可非同寻常,通常一派之首若要弹劾某人,必会先以位卑资浅之人打头阵,然后再群起附和,而身为一派之首的那人当可伺机于关键处着力,进可攻,退可守。

    杨嗣昌如此做却反其道而行之,但是朝中的老狐狸们却明白,他这是色厉内荏了,以带头弹劾李信这种有违礼教的行为來像皇帝证明,此前自己一直针对李信是出于公心。

    如此奇怪的心思,偏偏朱由检就吃这一套,不但沒追究黄河决口的责任,还勉励一番令他尽速解决河南流贼,不要再让他失望了。

    张四知暗暗冷笑,杨嗣昌虽然又板回一局,但是如果河南战事处置不利,他将永远的消失在阁臣名单之中,自己距离内阁首位的位置又近了一步。

    当然,朱由检之所以对河南局势责任的追究表现的轻描淡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赖于李信在山西取得的大胜,这坚定了他剿贼胜利的信念,所以才又给了杨嗣昌第二次机会。

    说到底,这屡屡暗算李信的杨嗣昌还要感谢李信呢,如果不是太原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