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毛遂自荐

    第三百八十章 毛遂自荐 (第1/3页)

    刘宇亮所谓各司其职之言一经出口却立即遭致了几位重臣的一致嘘声,刘宇亮得意洋洋毫不在意,继续解释道:“诸位可能觉得这各司其职之说等于没有建议一样,实则大大谬矣。”说到此处,他顿了一顿,见皇帝并没有反对,便放心大胆的继续解释,不过却先提了一个问题:“敢问诸位,山西镇总兵官李信此时此刻身在何处?”

    “据,据说在边墙外……具体内情不详,这粗鄙武夫胆子也太大了,不经请示便擅自……”

    有人吞吞吐吐的回答,刘宇亮得到了这一段答复便已经足够,马上打断了此人的絮叨。

    “邸报早有明确消息,李信所部此刻正在漠南草原下水海与圪儿海之间,距离镇虏卫也不过几十里地。众所周知,李信兵精将猛,驰援南下自然不在话下。洪承畴不但善谋亦善将兵,麾下士卒更是以一当十,宣府距离镇虏卫也不过百里,两处合围夹击之下,东虏焉能有好结果?”

    一番分析果然鞭辟入里,朱由检频频点头,深以为然,看来刘宇亮赋闲半月,果真想通了许多,没有只顾私利只顾打击李信,这一回是真正站在他的立场上为朝廷出谋划策。

    “如此便依刘卿所言!”

    朱由检一锤定音,这个不是主意的主意被当庭敲定,众人觉得似有不妥,但谁又提不出反驳的意见来,谁让重臣们当初不敢说话,生怕担了不该担的责任,如今让刘宇亮白白摘了桃子,想后悔却是来不及了。

    刘宇亮重返内阁,立即对内阁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首辅人选皇帝仍旧没有确定,但却在这位携建言之功杀回来的老头子出现之后,似乎已经即将尘埃落定,只等前方捷报传来,此人便重新登上那内阁首辅的宝座。

    有了刘宇亮的敦促,从拟旨到发出去连半天时间都没用上,这与以往动辄数日甚至旬日功夫相比,当真是效率的让人发指。

    当日间,太阳还没落山,宣大总督洪承畴便接到了朝廷催促其出兵的圣旨。其实,洪承畴早就得知了清廷纠集漠北蒙古各部南下的消息,但是却不知出于某种原因,而选择了按兵不动。

    近一日来,宣府上下出兵的呼声很高,毕竟大同府与宣府唇齿相依,如果坐看对方城陷,清军下一个打击的目标便会是宣府,到时候还指望别人不坐着看笑话吗?

    再说,洪部堂乃宣大总督,出兵解围责无旁贷啊!

    如今,皇帝的圣旨来了,更是让宣府上下一片沸腾,几员副将更是提前做好了应对出兵的准备。洪承畴当晚便召集了宣府城中几乎所有的军将,研究出兵的具体事宜,何时出兵,从何处出兵,出兵几何?

    这些细节大多很快一一敲定,唯有出兵时间,一时悬而未决。当晚散会之后,作为旁听列席的吕惠中留了下来,亲自找到洪承畴表示有建言禀告。

    之前策反三卫军投宣府的行动彻底失败,吕惠中脸面无光,被洪承畴一直晾到了现在。今日能让他旁听列席,吕惠中从中嗅到了一丝机会,看来洪承畴对他的态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