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汉奸汉奸

    第四百一十七章 汉奸汉奸 (第2/3页)

上却是未经过任何大战。对此,毛维张几乎难以想象。

    “据下官所知,大同镇总兵王朴也算是有勇有谋,怎么也会,怎么会不战而逃?”

    李信嘴角泛起冷笑,王朴是什么德行他曾在高阳一战时便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这货和历史上的名声几乎相差无几,不战而逃,贪财胆小这些词汇几乎就是为他量身打造的。

    种种迹象都表明了,代王也好总兵王朴也罢,都是在鞑子围城之前便大举逃离开去的。也就是说大同府原本的官僚系统几乎都还在,只不过一举都迁徙到了云川卫而已,如果将他们在此时此刻都接了回來,无异于为三卫军徒然增加掣肘。

    “代王的事就不要考虑了,咱们不去接他,他得知了消息也必然会派人來。咱们现在分秒必争,必须尽快回复大同哥卫所,将已经逃散的军户们都重新召集起來,依照三卫的新模式进行重新整合。”

    李信的用意不言自明,毛维张便也不再去提及接回代王的事。只不过,他不再提,那代王却果真如李信所猜测的一样,在听说了三卫军抵达大同城以后,便派來了使者要求李信派兵保护代王以及大同各级官吏返回大同城。

    毛维张对此颇为气愤,这个代王还真是如大将军所言,大难临头之时便带着整个城中的官僚系统大举西逃,而拱手将如此一座雄伟的关城相让于鞑子,最终导致了明朝经营二百余年从未陷落过的九边重镇毁于一旦。

    前來求援的是太原府的通判,名叫周瑾。按照级别,此人是太原知府的属官,属于文官序列,无论品级还是地位都要远高于自己一个武官镇抚,若是搁在以往,他断然是沒有拒绝的资本,只有无条件服从的份。但眼下有大将军李信的撑腰,他又气愤这些人至朝廷安危于不顾,只顾个人逃命,于是便拒见此人,至令人将其好生安顿,然后便不再理会。

    只是这周瑾似乎并不是省油的灯,四出散布他与大将军曾是旧相识的消息,也算颇有些交情,试图以此迫使毛维张尽快的见他们。毛维张对李信的过去并不甚了解,而李信对來三卫任职前的经历也是绝口不提。因此,三卫军体系中即便是像毛维张这等核心人物也不了解大将军此前的经历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级官员。

    但毛维张毕竟浸淫明朝官场多年,不会简单的对其置之不理,便遣了人私下里打听消息。却也是多有巧合,军卒们在大同城周边找到了一位陕西行都司指挥使司的一位经历,此人姓曾名敢据说与李信也是旧相识,便从他的口中证实了那代王使者所言的真实性。

    对于陕西行都司指挥使司经历曾敢的來历,毛维张不甚了解,但是辅助其收拢大同卫所溃兵的钱泰却颇为了解。

    “毛镇抚,这个曾敢的确与大将军有旧,当初两人是道來三卫赴任的。”

    “如此说,这曾敢也算是大将军的故人了?”

    钱泰冷笑,回应毛维张。

    “算是故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