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争夺帝位

    第四百五十八章 争夺帝位 (第2/3页)

不但沒能使得城外各庄子的骚乱停止,反而让局势更乱,最后为了快刀斩乱麻,永福宫方面出面与济尔哈朗商议,将阿济格以谋反罪斩首,以震慑城外的乱局。

    事到临头已经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济尔哈朗明明不想杀了阿济格却也只好硬着头皮亲自监斩阿济格。

    城外纷乱的局势果然被震慑的平静了下來,此时济尔哈朗再次向永福宫施压,要求尽快决出皇位的继承人选。但是城中的数百皇族们却提出了一个济尔哈朗绕不过去的问題,那就是皇位最好只在先大汗皇太极的儿子里选择。

    那么身为努尔哈赤侄子的济尔哈朗便被理所当然的排除在外,济尔哈朗心有不甘,想要与整个皇族为敌,却又下不了决心,眼看着永福宫在这一节便要胜出,噩耗再度传來。

    多尔衮带着两白旗的精锐骑兵回來了,兵临盛京城下,一时间气势如虹。济尔哈朗心惊肉跳,自己杀了多尔衮一母同胞的弟弟,如果让他得了势,怎么可能放过自己。再加上多尔衮的回京,他争夺皇位的希望更加渺茫,为今之计不论他愿意与否,都只能站在永福宫一边了。

    于是原本夺位呼声甚高的济尔哈朗便摇身一变,成了永福宫那位年不过两岁小皇子的忠实拥护者。

    最终多尔衮派豫亲王多铎代表他入城祭奠先大汗,同时提出尽快决出继承皇位的人选。但是,多铎在得知阿济格已经被杀的消息后便失去了理智,要找济尔哈朗拼命,最后在皇族老人的死命拦着下才沒能得逞。不过城中的一干皇族老人,也就皇位的继承上发表了一致的看法,就是从皇太极的儿子里决选。

    多尔衮当天夜里得到消息后,并沒有基于表态,可在次日一早便态度鲜明的提出,皇位的继承顺序应当以立嫡立长为原则,眼下先汗皇太极沒有嫡子,长子豪格又成了明朝的俘虏,那么按照长幼顺序理当由庶妃颜扎氏所出的叶布舒继承皇位。

    多尔衮的建议一经提出,便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皇宫里后妃次序较高的几位基本上都是博尔济吉特氏,无论永福宫庄妃还是皇后,都是蒙古人,就连皇太极后來所纳的林丹汗遗孀囊囊太后亦是博尔济吉特氏。而这些蒙古后妃中,便以永福宫庄妃之子福临的即位呼声最高。而且更为难得的是,皇太极生前所亲掌的两黄旗也都一心一意支持福临继承皇位。

    多尔衮提出让叶布舒按照立嫡立长的顺位继承皇位其实也是权宜之计,当他得知了京中的绝大多数皇族并不支持皇位传给皇太极的兄弟后,便毅然决定另辟蹊径,來得到尽可能多的皇族的支持,再加上他有兵在手,原本很多站在永福宫一方的皇族,又转而站到了多尔衮一方,支持颜扎氏所处的硕塞为帝。

    而相比之下原本占尽优势,地位举足轻重的济尔哈朗则被边缘化了,尤其是他亲自监斩了阿济格,很多人为了避免与其过于亲近而招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