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误会加深

    第六百一十六章 误会加深 (第1/3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李信去见朱大典时已经是半个时辰以后的事了,这位堂堂中都凤阳巡抚在寒风中瑟缩的直等的耐心进去,火从心起,甚至已经打好了腹稿,该如何参劾这位目中无人,桀骜不驯的镇虏侯。籍由着愤怒与不平,原本对三卫军的戒惧之心反而又被压了下去。

    正当他已经丧失了最后一点耐心的时候,李信终于带着几名亲兵从军阵里奔了出來,这就更让凤阳巡抚朱大典心中不满。因为,按照当下的礼节,凡与此种情况,李信应该鸣炮欢迎,同时派心腹大将为前导,将其迎进大营。然后,李信本人再视亲疏远近选择在何处相迎。而似眼前这般不声不响的只带着十几个人就一窝蜂的奔了出來,则是明显的慢待之举。

    其实朱大典实则错怪了李信,他对这一套地方上的官员迎來送往的繁文缛节一窍不通,在他看來能亲身出迎,已经是放低姿态的一种表现了。说起來,这也怪李信沒有按照惯例,聘请专职的幕僚师爷有一定的关系。他总觉得这些人很多时候并出不上多少力气,反倒在官场**的潜规则中起到了极坏的作用,因此极为重视用人的李信便不想使用这些有可能败坏具体事由之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信疏于官场礼数,又沒有详知个中关节的人从旁提醒,以此得罪同僚也就变得不可避免。正如眼前这朱大典,原本李信冒险举兵而來,几乎是冒死救援凤阳府,最终阴差阳错之下革左五营的大军终于撤走,凤阳府也因此而解围。身为凤阳巡抚的朱大典于公于私都应该对李信这个救命恩人感恩戴德才是,可事实却恰恰相反,朱大典不但认为李信在此战中沒有尺寸之功,而返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起到了极坏的作用。

    这其中固然有贺一龙从中挑唆的因素,而李信也不是全然沒有解释的机会,以前嫌尽释。然而坏事就坏事在李信不通官场的那一套繁文缛节,竟就此失去了一次绝佳的届时机会。且不但如此,朱大典对李信的误会也因此而继续加深。

    李信盛情相邀朱大典入营,朱大典的态度已经变的极为冷淡,甚至连虚应都省却了。刚一见面,便询问李信此來凤阳的意图,语气极为不善。这让李信由不得一愣,心道这朱大典怎么说话语气如此不善,难道自己在何处得罪了此人?难道只因为自己迎接來迟之故?

    想來想去也只有迎接來迟这一条,于是李信便因着有愧在先忍下了朱大典近似挑衅的言语行为,再次盛情相邀。

    朱大典上下打量着李信,却见其并沒有三头六臂,而且表面上的态度似乎也谦恭的很,和此前的行为大相径庭。只是李信的隐忍并沒能赢得这位凤阳巡抚的好感,反而在心里给他暗暗下了一个,心机颇深的评价。这个心机颇深如果用在武将身上,再与桀骜不驯结合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