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零三章 纷乱

    第七零三章 纷乱 (第2/3页)

,最为提气的当属延州指挥使狄青指挥的几次小规模的战役,在他的指挥下,宋军先后攻克金汤城,宥州等地,烧毁西夏粮草数万,并缴获帐篷兵器物资等无数,同样捋掠回来牲口五千七百余头,并指挥士兵在战略要地桥子谷修城,筑招安、丰林、新寨、大郎诸堡,在前线要害之处插上了一根根的钉子。

    范仲淹的坚壁清野防守反击之策在朝廷中褒贬不一,有人讥讽范仲淹这是丧失了大宋的骨气,当起了缩头乌龟;但事实证明此举一举扭转了颓势,让大宋成功的将李元昊的嚣张气焰打压了下去。

    黑猫白猫,抓到老鼠便是好猫,战局的好转自然让这些反对的声音渐渐消亡,用韩琦的话来说‘范希文此举,乃是避敌之锋芒,让西贼骁勇之骑兵无用武之地,乃明智之举。’。

    这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西夏军队最为凶悍之处便是他们的铁骑,纵横来去往来如风,而且党项族人个个精于骑射之术,在旷野平原上拿步兵跟他们硬碰硬,那正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惨败那是必然的;而坚守城寨之后,坚固的城寨阻挡了骑兵的突进,再加上大宋军队的主力便是弓箭手,居高临下辅之以床弩之类的及远兵器,自然让西夏军毫无办法。

    西夏军队骑兵为主,从来不用什么投石车之类的攻城器械,最多也就是骆驼背上驮着的旋风炮,这玩意虽能及远,但因不是配重式的投石机械,而是全靠人力发射,故而投出的石块距离有限,威力也小到对宋军忽略不计的程度,士兵会偶尔被砸死,但城墙却几乎无损,于战局无多大益处,反倒是需要靠近射击,被宋军居高临下的床子弩射杀了不少。

    元昊不是不想用重型投石车攻城,但情况不允许他这样做,一来造价昂贵,西夏的国力确实承受不起,以战养战是他的终极策略,劫掠的物资和财物可以弥补他消耗,让西夏军有再战之力,否则大夏国全民皆兵生产几乎停顿的情况下,他拿什么来打仗?

    二来便是军队配置的问题,骑兵的高机动性战术已经是西夏军的看家本事,即便是旋风炮也是被安在骆驼背上随着大军来去如风;一旦配备了重型投石车之类的笨重器械,整个军队便从迅捷如风变成了犹如龟爬,那便是等于拱手将优势送出了。

    总而言之,西北边塞如今是平静中蕴含巨变,无声处酝酿惊雷,正是出于双方斗智斗勇的格局之中;大战虽没有,小规模的袭扰却天天在边塞各地如火如荼的展开着。

    ……

    苏锦一行于六月二十六日离京启程,朝廷自粮饷数次被突入宋境的西贼小股骑兵抢.劫之后,发往西北的粮饷也都改了道,原本粮饷经解州到耀州中转,分为两路之后一路往北送往延州等地分发,另一路沿着耀州继续往西经由凤翔抵达秦州供秦凤路各州府领用。

    但这一段官道大多经过重重山岭,好水川之战的败因之一便是当时凤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