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章 县试案首

    第069章 县试案首 (第1/3页)

    当天夜里,县令张袁野和县学所有教喻都很晚休息。

    因县试乃是小考,头天试题第二天是要出成绩的。下午批阅完上午的诗词赋,十几名教喻,三人一组分六组连夜把下午的明经墨义和诸子技统统批阅完成。

    “大人,这是今天的成绩”,一名教喻把抄录好的考生成绩名单,按分数从高到低排列,递给张袁野。

    张袁野拿起名单,定睛一看——不出所料,三张名单第一个上都赫然写着同一人名字:颜子卿(百分)。接下来才是林晓泉,诗词赋八十;明经墨义九十八;诸子技九十七。

    诗词暂且不说,明经墨义和诸子技这种翻翻书就能找到答案的,都和颜子卿差了五分。张袁野哪里知道,林晓泉是怕太扎眼,少上那几分不想要、也不敢要,可颜子卿没这顾忌。诗词实在没办法,即便提前知道又如何。颜子卿写的那几首《咏梅》,张袁野自己也写不出来,自己这个老牌进士冲上去,也绝对撞得满头血。

    “这第一天就差了二十五分,你们还在想案首?”张袁野用自己都听不见的声音念叨,“抄录一份,给颜家送去吧!”

    其实不用张袁野吩咐,在张县令刚拿到分数的同时,一张相同材质、相同内容的纸已经摆上了颜家案头。……

    第二天的科考任务最重,上下午都是两科。

    上午是军策、民策。这个世界没有《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但内容相通的兵书战策也有274卷,合成为《六韬》包含了:兵权谋、兵形势、阴阳、兵技巧四类军事文献,涵盖了战略思想、战术技巧和绝大部分经典战例。民策考核分两大部分:主观题以大汉律法为根骨,考死记硬背的知识;客观题自然以治国理政问策、民间案例分析之类的为主。

    张袁野是个什么人?两榜进士,文官出身。民策部分出得是花团锦簇、涵盖全面;至于说军策部分,那只能是纸上谈兵,臆想为主。

    颜子卿拿到上午的试卷,看到军策部分,哑然失笑:前面从《六韬》里抽出来的部分,填空、问答倒也中规中矩;后面几道简答简直让人啼笑皆非、不知所以。问:

    吾有县城周长四里,民三万,军三千;戎骑三千攻,如何可保城池不失?……

    今有粮一千石,运往三百里外城池,需车几何?牛几何?人几何?时间几何?

    ……九夷叛军三千,摆一字长蛇阵于丘陵,我军一千马军,如何破之?

    这样的问题,叫颜子卿如何作答?

    也罢,在晋阳和朔州城待过段时间,也向别人学习过如何守城、行军。待到把智商拉到和张县令一个水平线后,颜子卿开始答题……

    至于民策,汉律第几条,第几策之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