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章 西湖中秋

    第089章 西湖中秋 (第1/3页)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

    但颜子卿认为,中秋节之所以仅次于春节,比端午、清明更得世人喜爱,因为这是个纯喜庆的节日。

    喜庆的日子,自然要以喜庆的方式度过。普通百姓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自然不提,对文人墨客们来说,天上挂着个绝美的月亮,不吟诗作赋一番、邀俩好友听听小曲,岂不了浪费这一年最好的光景?

    大汉天下州府,每地庆祝方式各有不同,杭州自然特别不同。守着偌大一个西湖,若是还和寻常府县一般,岂不笑掉外人大牙?如今的西湖冬天歇水之后臭不可闻,但夏秋季节还是很有看头的。于是乎,离八月十五还有三四天,整个西湖便已经喧闹起来。

    上百船只来回穿梭,在富有经验的船工调度下,木桩、木板、绳子、绸布、彩灯、座椅……没多久,几十个巨大的露台从西湖上“升起”。露台边长大多十余米,最大的三十米。装饰也各有千秋:有的把露台改造成一片假山,众人端坐其间喝酒赏月无惧有人打扰;有的在上面扎上仙鹤浮云,制成仙境为亲人贺寿;有的搭成一个戏台,听上一晚上戏剧;还有人制成平台,供文人们“以文会友”……

    在西湖最中心位置,今年绽放了一朵“荷花”。边长三十余米的露台四周制成荷叶状,最中心十余花瓣包裹一个莲台,莲台上面一把椅子是为唱曲的歌伶准备。这个露台是杭州城内最大的四个花楼:藏春楼、移香阁、拜月楼、飘香楼共同定制,为今年过节所用。

    随着年龄增长,老的花魁会逐渐淡出人们视线,新的花魁们要上位。如何上位?自然要有展示平台,八月十五中秋赏月自然便是最好机会。恩客们不在乎一掷千金、才子们不吝啬所作诗文、姑娘们可借机一展风采、老鸨们自然能大捞一笔。

    所以,杭州人气最高的四座名楼,每年在西湖最大的露台上相互“较技”,便成了各阶层喜闻乐见的约定俗成,不知从哪年开始后,就根本停不下来。一个露台四条边,四条船,每船能坐一百人,不会多也不会少,因为这也是约定俗成。物以稀为贵的道理谁都懂,若普通百姓都能享受到这个过程,那“盛会”就显得寡淡了。

    按往年成例,八月十三之前都能订上位置,但今年不太一样。花船一般有三层,第一层是船工、乐师、老鸨小厮和厨子们的地方,不能待客;二楼、三楼有包间,能各坐五十人,那才是贵客们的位置。

    杭州四大名楼也有高低贵贱之分。最好的两个拜月楼和飘香楼位置最贵,去年一个位置卖到了三十两,而且有价无市;藏春楼和移香阁差一些,十五两左右,位置好订些。当然,二楼、三楼位置不同,价格也不一样,这也是肯定的。

    今年不同。藏春楼出了个黄莺儿姑娘,歌喉之美号称“天音降尘”,有恩客极其推崇,泉州府李公子早早就把整个三楼包了,一下子吞掉一半位置。二楼雅间随后也被包了出去。杭州本地大户林家林公子对黄莺儿也很有“好感”,而且科举成绩不错,打算邀请十余名“同年”一起赏月。原本要订三楼,可惜下手晚了只得二楼,一怒之下把二楼全包了,于是乎藏春楼位置一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