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章 莺儿献唱

    第092章 莺儿献唱 (第2/3页)

上黄莺儿歌喉,倒也勉强值这两百两。

    “泉州府李朋鸟李公子,邀请藏春楼黄莺儿姑娘献唱一曲!赏银三百两!” ……

    “三百两!——”林晓泉暗恨。三百两不少,林晓泉也不是拿不出,咬咬牙掏的出来,但接下里怎么办?四百?五百?六百?而且,这么比下去值不值得?林家再有钱,为听一歌伶唱首曲子花三百两,今夜之后恐怕绝不是好名声,怎么向家里交代?

    可这一招要是不接:周围一众同窗同年睁着大眼睛都在看,这该咋办!?

    黄莺儿已经开唱,一首《满堂春》重复两遍花不了多少时间,林晓泉额头开始微微渗汗。

    “林兄,我等在此赏赏月、听听曲算是雅事。如今世道生计维艰,老师曾叮嘱:务从节俭!若浪费大笔银两与人置气,有违师命呐!”林晓泉的同窗中,总有几名心机灵活的死党,及时站出解围。

    “小弟前日得一首《沁园春》,借林兄之名赠予莺儿姑娘,邀其一唱如何?”

    此君的话可谓八面玲珑、滴水不漏。既暗示林晓泉不是拿不出银子,又指出是嘱恩师教诲;既忧心平民生计,又拿出一首曲来,以才压钱。此人话音刚落,众人皆是点头:这么多书生在,一人一首词也砸死楼上“暴发户”了。

    不管输赢如何,用一首绝妙好词出来比对银钱,绝不丢脸。众人都为自己能出上一把力感到兴奋,毕竟刚才是站在船头喊666,如今终可一展身手。于是乎,众人或冥思苦想,或挥洒笔墨,把往日里最满意的词曲抄录下来,以供备选。

    文人么,平日里多少会备上几首诗词“应急”用。有才没钱的自己作,有钱没才的请人作,没才没钱的一边座,有钱有才的高朋满座。真正等到要用的时候再去“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那是吹牛的,世上没几人能达到那个境界。

    “杭州府林晓泉林公子,赠《沁园春》一首,请藏春楼黄莺儿姑娘献唱!”唱名小厮兴奋了。钱这种东西是身外物,不多到一定数目没意义,但诗词不一样。指不定突然就蹦出一首“传世”、“传天下”的诗词来,那样够自己吹嘘一整年。

    “出诗词了,出诗词了!”这次不光小厮,麽麽们和其他船的看客也开始兴奋。人么,一辈子都在比。出生比谁的玩具更好玩,大点比谁能读书,再大点比谁女朋友漂亮,再再大点比谁爹更有钱,然后比谁孩子出息,最后比谁活得长。不用比的就一种人,死人。

    “《沁园春》:落日都门,买得扁舟,乘兴而东。……高楼上,问何人怀古,湖海元龙。 ……莼美鲈肥,橙香蟹壮,风味不如归兴浓。……直与天通。”一首描写云州风土的词,不华丽但意境不错。对于秀才还不是的学子来说,也算得上上之作。

    “斗诗斗词,我最喜欢!”崔二龄指着楼下黄莺儿兴奋不已。刚才的“斗富”,三楼胜;第二轮楼下学子开始比划诗词,三楼跟不跟进?答案自然是肯定。

    崔二龄、毛海峰是不行的,李兆铭有举人功名,水平不会太差,而且最关键的是——李朋鸟身边还有好几名至少秀才功名在身的清客。

    这几名李朋鸟专程邀来陪众人谈诗论赋的“名士”,岂能没有准备?

    “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