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动笔之前

    第130章 动笔之前 (第3/3页)

,出题的官员们,大多是需要脸面的。颜子卿看着桌面上的制艺考题:时文三篇。

    第一道:“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第二道:“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

    第三道:“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哎!——”这次没犹豫,用比上午更加迅捷的速度运笔如飞,三篇时文诞生。一个时辰后,云州颜侯再次第一个走出考场,登上一辆华丽的马车,扬长而去。

    月上中天,华灯初现,阅卷场地的各位考官终于结束一天批卷,揉着眉心,相继离开。

    “大人,这是您要的试卷!”衙门小吏把一份试卷摆到林晨之面前。

    “下去吧!”小吏应声而退。为防止舞弊,即便是学政本人也是严禁私自接触试卷的,国朝初立之时,这是剥皮填草之罪。可惜经过两百年发展,这项规定已经没有几人当真。

    拿起自己想看的试卷,林晨之叹口气。

    制艺一科出现三道时文考题,这是林晨之能想到的唯一办法。若要拿自己的官帽去换颜子卿不能中试,那是不可能的。但若要想真正的秉持公正,那也让自己很纠结。

    于是,这种“即公平,又不公平”的考法,便被林晨之创造了出来。不管是哪一边,都没法公然指责自己的不是。

    两百分的时文题,对想让颜子卿落第和受挫折的人都有了交待;考试很公平,题目出的很大气,颜子卿若是拿不到案首,是本事不济,对想“推”他的人也有了交代。

    其实从林晨之内心深处讲,是希望颜子卿失去案首之位的。因为颜子卿搞出来的动静实在太大,大到自己这个“老师”都远远不及的地步。林晨之也想磨一磨颜子卿的“势”,让其受些挫折方知天外有天。

    以颜子卿的时文水平,这次不出意外的话——端起试卷,定睛一看,林晨之的眼珠子便再也挪不开:

    “怎会如此——”

    三日之后,院试的成绩被贴上了学政衙门前的照壁前。

    这次不是一张榜,因为各府学子成绩是分开来算。每府一张,根据考核分数由高到低公示在上面。二十多张榜文前都站满了人,各府学子都在抬头寻找属于自己的那张榜文和名字。

    但和县府两试相比,众人心情还算是相对轻松的。因为院试,自古以来就不是为淘汰人而考试。

    县府院、州会殿。科举六级,县府和州会四级考试都是以“优胜略汰”为目的,十几比一、几十比一是常有的事;院殿试不同,是以分“三六九等”为目的,往往录取大部,甚至全部录取。

    院试有一定淘汰率,但更多的是为了区分考生们接下来入学县学还是府学的身份。虽各府因经济、教育质量的不同,取中率也有差异,但总体是差不多的。

    杭州府亦是如此。这科参与科举者四百六十八人,录中者三百一十五人,接近七成。这个数字,和往年非常接近,众人没有异议。

    站在杭州榜单下的,自然都是杭州考生。待到张榜衙役搭着梯子刷上浆糊,把一张殷红的榜文贴于其上,众人习惯性朝最顶上看去:

    案首:颜子卿  八百九十九分

    王熙河  八百三十五分

    林晓泉  七百八十二分

    ……

    “天哪,只扣了一分。颜师兄又是案首!颜师兄呢?”

    “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