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二匪相争

    第136章 二匪相争 (第1/3页)

    三月二十七日,对杭州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天。因为头晚,就是三月二十六钱塘县发生了一件耸人听闻的“灭门大案”,钱塘孙家,一个最近十年靠海商起家的新兴家族,一夜间被“倭奴”满门屠戮。

    二十六日晚,钱塘县城东门被一群蒙面黑衣“倭奴”从内打开,五百多身穿倭服、口喊倭语、手拿倭刀的倭奴,大喊着“杀给给”“八格牙路”之类的话,直接朝孙家府邸冲去。

    钱塘兵丁和衙役哪里知道怎么回事!当时刘开志正被苏和仲召去,在府衙和众人一起看颜绍恭,县中一个坐镇的都没有。

    被逼无奈,县丞派人出门通知城外兵营,希望官兵能来援救,可是,戚元俭也在府衙。官兵一听倭奴进犯,当即关闭营门,严防死守。可惜守的是军营,不是县城。

    城中百姓早就听说过倭奴赫赫声威,每家每户都吓得瑟瑟发抖。此时逃是来不及的,只能蜷缩在家中期盼官军救援,祈祷上天开眼。

    也许祈祷真的有用,半个时辰后喊杀声渐无。大群倭奴赶着满是金银宝物的马车,从东门扬长而去。空留下四散奔逃的孙家奴婢,和鲜血横流的孙家府邸。

    待衙役们赶到孙家,打开大门一看,当即全府封锁,严禁任何人进出。

    一个时辰后,魂飞魄散的刘开志和戚元俭跑回县城,统计结果让人大吃一惊:除孙家外,全县无一人死亡、府库完整,毛都没少一根。

    “‘倭奴’抢门时,有几名动作慢的兵丁被打了一顿;几名百姓躲避‘倭奴’时扭了脚;‘倭奴’行进途中踩碎了几个瓷盆、瓦罐,不过他们留下了铜板;嗯——额,还有出门的时候他们一辆马车坏了,问张家借了俩马车,随后张家在码头把车找到了!”

    县丞向刘开志和戚元俭汇报“损失”的时候,二人面面相觑。麻蛋,刚在府衙看过的事直接就落到自己头上,二人心里咒骂着颜绍恭。

    “两位大人,孙家那边——”县丞欲言又止,实在不知道怎么说:“你们还是亲自去看看吧!”

    当刘开志在一群衙役的护卫下,冲进孙府大院的时候,当场被眼中的情景吓得魂不守舍:

    孙家男丁二十七颗首级被整整齐齐摆放在孙家大堂之内,身体被丢在隔壁小屋;女丁二十二口被处死后摆放在隔壁屋子,没有半点被羞辱过得痕迹。

    男丁的二十七颗首级,全都脸朝桌子方向,让人一看就头皮发麻、毛骨悚然。桌子上有着厚厚一摞文卷:有账册、有书信、有日记、有密函!

    这样的修罗地狱,刘开志和一众衙役哪敢多看,候在大堂外面,进不敢进,出不能出,纠结万分。

    戚元俭硬着头皮走到桌前,不管瘆人的首级,径直拿起文卷观看。看完,一把抱着送到刘开志面前

    “大人,孙家通倭的罪证,这里全都有!”

    “那这里怎么办?”刘开志指指这满地首级。

    “大人走,末将处置吧!”

    “可咱们怎么往上报哇?”这才是最让刘开志心急火燎的。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那看要怎么回报!报的好,帽子还能保住;报不好,下场比那些首级好不了太多。

    这个时候,情商差距就凸显出来。若是李子茂、伍云易之流搞不好就是俱实上报。卢堂、麻贵之流回答必定是:遵从大人吩咐。

    戚元俭眼珠子一转:“大人,咱们这么说:‘孙家通倭,疑似与倭奴分赃不均,被倭奴潜入害其满门,凶手逃逸,正在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