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中秋之约

    第154章 中秋之约 (第3/3页)

是小肚鸡肠的人,但徐文青的愤世嫉俗,苏和仲真的不喜欢。“佑之,那你看这几名中郎将为人如何,该如何使用?”

    苏和仲问,颜子卿不能不答:“卢堂厚重稳健,可镇守一方;麻贵熟悉军伍,可用之练兵;伍云易悍勇绝伦,可为先锋攻坚;李子茂刚毅果敢,可带军四处支援;至于戚元俭……”说到这,颜子卿停了下来。

    “元俭如何?”张袁野和刘开志都和戚元俭合作过一段时间,对这名恭敬有礼、服从命令的小将很是喜爱,关心的问道。

    “可惜年龄稍小,资历不足,否则可以为帅!”这样的评价就很高了。距今为止,颜子卿见过的能独当一面为帅者不过伍祐一人,方鸣石等人都远远不够,戚元俭若知道大舅哥如此评价自己,该能偷着乐。

    “哦!——佑之对他评价如此之高?”在苏和仲等人看来,像颜子卿这样的绝代天骄,眼中根本不可能看得起任何人。方鸣石之所以能收他为弟子,不过是因为当时颜子卿还处于微末。

    没看苏和仲当上总督也没等来颜子卿一声“老师”称呼。

    “他欠缺的,只是几场失败!”对于自己的两位准妹夫,颜子卿其实都很看重。

    王伦是个做事不择手段又很有原则的人。看似放荡不羁、很不要脸,其实内心有根红线且心地纯善,敢作敢当又有自己的一套处事方法,敢破除陈规,又恪守着人性中最珍贵的东西。

    戚元俭聪明好学又勤恳刻苦,而且最近颜子卿还发现他另一个品质:“处事圆滑”。只要将来路不走偏,他的成就会远超普通武将。

    “几场失败?老夫明白了!有机会一定好生打磨这块美玉!”苏和仲明了颜子卿意思后,答应很痛快。五名中郎将,他最喜欢的也是戚元俭。

    不知什么原因,也许是年龄、也许是面相、也许是表现出来的恭敬,任何一名文官在看武将的时候,首先看的都是恭敬与否再论其他。戚元俭在装“纯”方面完爆其他四人,自然得到的喜爱多一些。

    “佑之,那你看钱粮方面……”一年来,都不知道从颜家弄出多少银子,苏和仲说起这事有点扭捏。

    颜子卿明白苏和仲意思,根本没有打官腔的意思:“师伯,颜家最近赚了不少,这么你看行不行?按村落计,只要哪个村落修好地道,我颜家赠与一万石杂粮给村落;所有修建烽火台的水泥我颜家提供,并负责运送到目的地!”

    “啊!——”张原野等人忍不住惊叹颜子卿的大手笔。

    要知道云州沿海村落上千,按照颜子卿说法,那岂不是光粮食一项就要付出千万石?这可是近乎全国一年漕粮数量。就按照最便宜的红薯计算,换算成银两,也是五百万两。

    至于烽火台,上千座,投入的银两少说也在百万两以上。

    一句话砸进去六百万两,张原野几人相视一眼,不约而同起身,朝颜子卿一个长揖。却被颜子卿制止住。

    颜子卿站起身,看着即将落下的夕阳,“只要倭乱不平,我颜家以后每年向沿海供粮、供水泥,颜家船队、亲卫随时待命,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佑之,老夫带云州亿万百姓多谢颜家大义!”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义之所当,千金散尽不后悔;情之所钟,世俗礼法如粪土;兴之所至,与君痛饮三百杯。师伯,从我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刻,就决定了,这是我的责任,不可推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