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终于明白

    第175章 终于明白 (第1/3页)

    十一月初一,当颜家运粮船队出现在扬州府码头之后,扬州百姓欢声雷动。

    扬州城的米价瞬间从三两三落回往年的二两,因为颜家的杂粮是按四钱一石的价格出售。四钱一石,二十万石卖出去也就值八万两,刨去成本、人工、运输费用颜家几乎没有赚头。

    但百姓不管你赚不赚,有了便宜杂粮吃,谁会去买三两的高价米。这年头没有杂粮有益健康一说,但百姓们的胃口也不像另一个时空那样叼,草根树皮都能填肚皮,有杂粮谁还嫌弃。

    颜家杂粮对普通大户影响也不大。毕竟秋粮歉收,这到明年秋收前有的是时间把手里存粮卖出去。百姓吃杂粮可以,他们是泥腿子,命贱,难道富户和大族们也吃杂粮?

    颜家杂粮贩卖,白家也感觉无所谓。白家的粮大多售往北方,因为那样利润更高。和往年合作的大家族正在联系,定金一到手就起运。

    唯一叫扬州官府坐蜡的,是颜家船队在离开前,竟然又在扬州城外摆了座京观。

    据颜家船队领队说:这是路上遇到倭奴抢粮,随手收拾了带带扬州府的。天气太热,就不带回杭州了!!!

    路上遇到、随手收拾???

    什么时候倭奴就像路边的大白菜,想摘就能摘一颗?

    扬州府留也不是,埋也不是。留下,太有碍观瞻,让扬州府上下文官瘆得慌;埋了,百姓们不同意。无数百姓拖家带口到南门外欣赏京观的“雄伟”“壮观”,真要一意孤行,怕激起民愤。

    就这样,一万多颗首级愣是在扬州南门摆了十天。直到味道大得受不了,连百姓们也不再爱去的时候,扬州府终于把那些东西处理掉。

    “缴获一百二十三艘大海船!!!”颜子卿十一月中旬回到杭州的时候,徐文青和沐二郎向他汇报。

    “成果不错,这次至少能让云州百姓过个好年。”颜子卿很欣慰,这次计划是自己提构想,遁一制定方案,徐文青勾勒细节,配合的天衣无缝。

    终于不再是孤家寡人。以前在制定所谓计划的时候,都是一群武将看着自己,半点建设性意见都没有。如今随着遁一、徐文青、吴加亮、沈维进等人加入,遇事终于有了个能商量的。

    “倭奴所在的瀛洲岛在哪里?我们能不能主动进攻?”这是颜子卿和遁一、徐文青最近经常谈论话题,可惜不行,瀛洲岛那边还真的不是可以随意进攻的。

    根据个别被俘虏“船长”招供,瀛洲岛海域海况极端复杂,暗礁、旋涡众多,海流紊乱,要自由进出瀛洲群岛,每次都必须按固定路线走,稍有差池就是船毁人亡。

    倭奴的船队,每次出航都是极熟悉海况的小头目引路,王植之所以选择瀛洲岛作为主基地,其地势险要便是最大原因。

    “可惜把倭奴们杀得太痛快,没留下几个,否则也许能打听出航海路线!”徐文青提前也没想到瀛洲岛有这种猫腻,否则便不会遵从颜子卿一贯作风,不留活口。

    “还有,这次缴获的海船有点多。除了有几艘严重损毁,剩下大多能用,可我们的人手——”徐文青自从加入这个团体后,越是了解越惊讶。

    一群从军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