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围困窑岗 君臣反目

    第七十二章 围困窑岗 君臣反目 (第1/3页)

    第七十二章  围困窑岗  君臣反目

    大顺军营地里是愁云笼罩,李自成的士兵们和窑岗人一起收完尸之后,很快的就将有关窑岗的种种传闻带回了军营。李自成他们也很快的发现了这种很不好的苗头,他下令禁止任何人在军营里谈论有关窑岗的任何事情,违令者斩。尽管这样,士兵们私下里还是在悄悄地传着这样或那样的有关窑岗人消息。

    其实李自成也明白,士兵们传这些如果是自己的军队大胜的时候根本就不是事情,可是连续大败的时候可能就会是致命的。此时李自成真的处于一种矛盾之中,他已经慢慢地看出来了,窑岗人为了迎接他,做的准备远远地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几乎自己所有的想法,窑岗人都已经想到了前面。按照目前的情况,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撤回去,可是如果这次撤回去,窑岗人一定就会做大了,恐怕天下就在也没有人能降得住窑岗人,自己再想回来恐怕就没有可能了。

    李自成在发愁,牛金星和宋献策也在那里发愁呢。

    收到凌水码头袁宗第和高一功在冶场失利的消息之后,宋献策愁眉不展的来到牛金星的帐里。

    牛金星故作轻松的说:“怎么啦,一向运筹帷幄的智多星也有一筹莫展的时候?”

    宋献策唉了一声,说:“别说了,这几天我是越想越害怕。我们面对的对手比我们以前想象的都要可怕得多。说实话,我到现在都没想明白,我们的对手到底想的是什么?”

    牛金星呵呵一笑说:“军师怎么长他人志气?”

    宋献策摇摇头说:“我们到了窑岗以后才慢慢发现,窑岗人好像对今天的事儿准备的要远远比我们想的要周全的多。而这种准备,绝对不会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最少是我们没出陕西之前他们就开始准备了。这说明,他们很早的就想到了今天的局面。我们踌躇满志的来攻打他们的时候,人家很早的就准备好了,在这里等着我们,而我们的所能用的手段,都在人家的算计之内,我们就像人家手里的猴子一样被人玩弄于手中。这样的对手是不是太可怕了?”

    牛金星苦笑了一下说:“军师,这件事儿你只能跟我说一下就完了。其实我也一直在想这件事儿,我们遇到了真正的高人了。和人家相比,你我就是混饭吃的主。”

    宋献策点点头说:“更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对手在想啥,他们为啥挺着不还手,他们能在那么早之前就算计到了今天的事情,那么他们也一定也会想到以后的事情,而以后怎么样我们自己到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办,你说可不可怕?我就觉得有人在我们的前面挖了一个很大的坑,我们不知道啥时候就会掉下去。”

    牛金星说:“我们过分的担心也没有用,船到桥头自然直。问题是现在我们必须给皇上拿出来怎么办的主意才行。”

    “这件事儿我倒是想好了,一是立刻撤兵回陕西,二是围困窑岗,同时绕过窑岗进攻窑岗以北的地区,我们将窑岗四周的地方都拿下来,我们看看窑岗人如何能长期守下去。”宋献策说。

    牛金星说:“撤兵的事儿你千万不能说,要说就说围困窑岗的主意。撤兵的事必须皇上说才行,就是皇上说了,我们也要反对,因为皇上从心里不会想撤兵。撤兵了我们很可能就回不来了,因为窑岗人就会真的做大了,很可能天下也就是窑岗人的。还有一个不能说的理由是,我们这次出来几十万人马,如果都回到陕西河南这两个连年干旱的地方,我们用啥养活他们。我们每到一处都说三年之内不纳粮,哪有这么些粮食。所以人不打完是回不去的。”

    宋献策点点头叹息一声,没说话。

    牛金星说:“军师,你熟知奇门遁甲易经数术,你没算一下,我们的对手会有啥高招?”

    宋献策说:“这些办法对付一般人还行,对付比我高的人一点用处没有,他们的法力比我的高得多。起了卦也是不着边际,还弄得心神不宁。”

    二人正在这说着,来人通报说,皇上请他们过去。

    李自成见牛金星和宋献策进来了,说:“丞相、军师过来坐,我这里还剩点儿黄山毛尖,你们也尝尝。我想新茶也该快下来了。”

    牛金星和宋献策一起坐下,二人端着杯子慢慢的品了品茶,牛金星说:“茶是好茶,可惜的是山西的水太硬。”

    宋献策说:“我还是喜欢,临安(杭州)的龙井茶泡虎跑泉的水,那种感觉别处很难寻得。”

    李自成君臣们都知道今天的茶不是很好喝的,今天必须拿出来一个下一步如何行动决定来。牛金星和宋献策甚至能知道李自成一定已经现下了决心下一步怎么办。

    李自成叹了口气说:“不知道我们君臣啥时候能一起到临安去品品茶啊?”

    牛金星知道该说正题了,说:“这事儿也不难,只要我们能把黄河北方都平定,长江两岸就是早晚的事情。”

    “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