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实习生

    第3章 实习生 (第1/3页)

    曾念普出了会议室,迈步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他知道莫子斐要说什么,可是懒得听。这两个人,怎么就不能好好相处呢?尽给自己找麻烦!还是齐欧好,不声不响的,工作做得也不错。

    对了,还得交待一下下头的人,让分工变了的事在部门里传达一遍。于是曾念普又转了个弯,才回办公室。走到门口,却见那里等着一位眼生的小伙子,个子挺高,脸上带着一丝腼腆。

    小伙子看见曾念普,先一脸笑地迎上来:“曾总好,我是今年总行派下来的实习生,叫霍朗。”

    实习生?曾念普脚步一滞。前两天是听说总行今年往杭州分行派实习生了,可是怎么分到他们贸易部也没人通知一声?人力部的人呢?

    “是小霍啊,快进来,什么时候到的?”曾念普也堆起笑,招呼着霍朗进办公室,又打电话让送水。

    “到了没多久,听说曾总在开会,就等了一会儿。”霍朗憨憨地答道。他谨记自己实习生的身份,绝不多事,就是等了大半个小时,也只是“一小会儿。”

    曾念普暗骂底下人不会办事。怎么不知道去会议室里说一声?就这样把人晾在这里半天,连口水都没有!

    也无怪曾念普生气,总行派下来的实习生,分行上下都不敢怠慢,昨天给实习生开会,副行长不都参加了?

    相比什么都不懂的新人,华信更喜欢招有经验的老手,所以每年留给校园招聘的名额都不多。相对的,能应聘进来的应届毕业生,尤其是进总行的毕业生,个个都有名校文凭傍身,都不是简单的人。

    华信的传统,是当年进入总行的毕业生,必须先到分行实习一年,才能回总行定岗。俗话说,莫欺少年穷。谁知道这些实习生回了总行,会到哪个岗位上?会不会恰好有事求到他那?况且总行的人,职业生涯起点就比分行高太多了,提拔起来简直就是坐飞机的速度。

    就是退一万步说,实习生里确实有不争气的,一直进不了管理层,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万一得罪了,他成事不行,随便动个小手脚,败事却绰绰有余。别的不说,分行报上去的文件,非要压个几天再呈上去处理,耽误了事,底下人谁敢吭一声?还不是打落牙齿和血吞。

    曾念普一边怨人力部没有通知,一边怪自己人不懂事,好在几十年的职场修为还是有的,脸上依旧一片慈祥:“小霍啊,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霍朗早就把自己的材料拿出来了,闻言恭恭敬敬递了过来:“这是我的信息,曾总请看。这张实习表,人力部的姐姐交代了,请您签了字,表示愿意接收我,我再给送回去。”

    曾念普笑呵呵的:“什么叫愿意接收?明明是求之不得!”一边说话,一边快速浏览了一下霍朗的简历,看到毕业学校,忍不住问道:“你是京大法律系的?还是硕士?”

    曾念普的儿子就是学法律的,去年又申请研究生,所以他对国内几大院校的法律专业还是比较了解的。京大法律系在国内一直都是领头羊的位置,高考招生的分数就比其他文科类专业要高一大截,研究生更是难申请,曾念普的儿子连试都不敢试。当然,京大出来的毕业生也争气,大多补充进了检察官、法官队伍,愿意做律师的,也是各个律所抢着要。这个霍朗,怎么会跑来华信了?

    这个问题霍朗实在是被问太多次了。面试时面试官就问,在总行报到,总行人力部的人问了一遍,在分行报到,分行人力部的人又问了一遍,于是心中一晒,回答的十分熟练:“我虽然读了几年法律,可是越读越觉得,不论做律师、法官、检察官,都只是被限定在法律条文里做文章,永远都在查条文、查案例,做的都是前人做过的事。我想做一些更有创造性的工作,像金融业,永远都在创新,更加有挑战性。又刚好碰上华信招人,就进来了。”

    创新哪有那么容易,还想做有挑战性的事?还真是刚毕业的愣头青!曾念普忍不住心中吐槽,不过脸上还是和颜悦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