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东线战争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东线战争 (第1/3页)

    “但是也不用太过担心,就我所知,家父与总管交情颇深,更何况我还在总管手下任职,事情到了危急的时候可以找我父亲去搬援兵,他一定不会袖手旁观的。”薛仁越大致介绍了武威郡的现状以后,看着李文紧皱的眉头,便是出言宽慰的说道。这倒不是薛仁越他自己信口胡说,他身为武威郡守的时候就曾给自己的父亲寄去过信件,讲述了自己的武威郡现如今的境地,希望他看在父子的情面上在自己危急的时候出兵拉自己一把。

    薛举看了自己次子寄来的信件,心中也是暗自感慨,自己那个只会闷头读书的次子此时言语间都透露着圆滑精明,当初自己力排众议让李文渊带着次子去西域赴任是一个再聪明不过的决定。尤其是在信件上看到李文渊出兵进攻西突厥的信息之后,更是愣住了良久,自己还在为了在国内的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的时候,李文渊竟然已经开始顶着大隋的旗号开始向外迈出了扩张的脚步。对外战争是一个出英雄的绝佳场所,上一个将塞外胡人打的溃退千里的霍去病更是成了千古流芳的名将,为世人所敬仰。

    想到这里,薛举提笔给自己的儿子回了封信,心中所述便是让再三的嘱咐薛仁越担任中亚安抚使的时候要如何如何的小心谨慎,对待胡人不同于对待汉人那般需要怀柔,久与胡人打交道的薛举告诉薛仁越,草原上的人只认同势力,强者为尊是他们的信条,所以对待胡人的时候,该强硬的时候绝对不能手软,手软只会给自己平添许多麻烦,束缚住自己的手脚。此外在塞外筑城的时候,尽量依山傍水而建,便于采集山石作为筑城的材料,开渠引水入城作为城内居民用水的来源,最不济也要选在水脉之上依山建城,这种的就要保证至少每五户便要有一眼井。有水是为了当城市被围困的时候可以支撑的足够久,依山是为了减少一个方向的守军,意图让守城的军队将力量集中在剩余的三面上,增强抵挡敌人进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