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第三百二十五章 (第1/3页)

    在敦煌郡城的污水排出口的位置临近城中的一处贫民窟,这里面是敦煌郡城中一个毫不起眼的地方。不要说王公贵族了,即使是在平民窟中生活的那些人若非迫不得已也绝对不会接近这个地方。但是在这处贫民窟中有一个破旧的草棚,这个草棚看上去像荒废了许久的样子,它先前的主人是一个耄耋老人。在前些年杨广征发各个郡府的兵员粮草以及兵械东征高句丽的时候,导致了各地粮价飞速上涨。这名老者在粮价上涨后不久之后就被人发现饿死在了街头。至此以后,这个草棚就无人问津了,再没有人在这里居住过。因为环境实在是太过恶劣了,连街上乞讨的乞丐都不愿意踏足这里,毕竟整个敦煌郡城的生活污水全都是经由这里排出城外的,那味道可真说得上是臭不可闻。

    李文渊虽然已经在自己的治下推广了各种惠民的福利政策,给了平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和好处,但是不是所有人都会选择无条件的信任官府,这些人被奴役太久了,性格上已经形成了奴性,在他们眼中官府对他们随意打骂才是正常的,反之,如果官府的人对他们笑脸相迎,客客气气的,他们却完全无法接受,始终认为官府这样做一定是有什么阴谋,官府怎么会平白无故的给粮食呢?是不是明天就要让他们去死呢?这会不会是最后一顿断头饭呢?所以这些人的生活水平与其他接受了官府下发的福利的人民之间越来越大。

    李文渊对此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对策,总不能强制将那些不接受官府福利的人迁出贫民窟。如果强制让他们迁出去,与后世新闻中时常出现的强拆又有什么区别呢?虽然这样做对他们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但凡事都有无数个角度可以解读,在自己眼中的好,会不会在他们的眼中是一件坏事呢。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李文渊自然是不会去做的,但是这并不意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