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第四百五十六章 (第3/3页)

到这里的。至于定襄郡的郡府,老人家你什么时候想去,也可以拿着这块腰牌去,政道一直在定襄郡的郡府之中随时欢迎着你的到来。不为别的,就当是政道为了老人家你那一双儿女的遭遇不测,所赔的不是吧?”

    说完之后,杨政道带着人回转想着定襄郡方向前进。只留下那名老者拿着那块木腰牌在原地,呆呆的看着杨政道一行人逐渐的远去。若是说先前杨政道的心里还有一番犹豫的话,那么见到这名老者的遭遇之后,杨政道便是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一定要在定襄郡施展一番作为。

    纵使不能够安定天下,最起码也要庇佑着这一郡的百姓的平安。因为在杨政道的心里,一直有一个疙瘩解不开。那就是他叔父杨广三征高句丽,致使劳民伤财,天下百姓流离失所。村落房屋破败不堪,最后竟落得身死江南,天下大乱,所以这一切究其根源错还是他杨家的人犯下的。所以他自然要替自己的杨家向这些百姓们赔罪,赔罪的最好办法就是还他们一片太平的天下。

    杨政道和仲育回到了定襄郡之后了,仲育便是奉了杨政道的命令,带着杨政道的亲笔书信,连夜前往塞外寻找处罗可汗。在这亲笔书信上面,杨政道明明白白的写了自己愿意接受处罗可汗的提议,在定襄郡依靠逃亡到突厥的那些隋朝旧臣们重新建立朝廷,训练军队,以待将来再徐徐的图谋天下。

    此时的处罗可汗之所以如此的有闲心,敢于如此长时间的逗留在长城附近,也全是因为北面的拓跋史蜀遭遇了内乱。一些原本依附与他的突厥人最近都是十分的不满,因为他借助高句丽人的手打败了南面处罗可汗的军队。在这些突厥人看来,无论怎么跟处罗可汗打,却始终都是他们突厥内部的问题,你拓跋史蜀此时招来外人来解决我们自家的家务事,这算怎么回事呢?